山東援疆|“情繫嶽普湖”情暖援疆路 醫心護健康——記泰安醫療援疆人才尹琳
從巍巍泰山到戈壁大漠,他們以醫者之名跨越山海,在援疆路上,用仁愛之心爲邊疆百姓築起“生命綠洲”。在新疆廣袤無垠的大地上,來自五湖四海的援疆醫生們,正懷揣專業知識與滿腔熱忱,默默守護着當地百姓的健康。
尹琳,泰安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醫生,自2024年3月踏上新疆的土地,她便紮根崗位,以精湛醫術、無私奉獻和深厚的民族團結情懷,爲當地羣衆的健康保駕護航,用實際行動詮釋着醫者的使命與榮光。
溫情援疆,初心如磐擔使命
初到嶽普湖縣中醫醫院口腔科,眼前的現狀讓她深感責任重大,這裡診療設備相對陳舊、專業場地有限,醫療技術水平也與內地存在較大差距。面對這些困難,她在心底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改善醫療環境,讓先進技術在這裡生根發芽。”
一年多來,尹琳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對各類齲病、根尖周病、牙髓病、中重度牙周炎等疾病,都能做出快速精準的診斷與治療。同時,她還先後開展牙外傷後鬆動牙固定術、牙外傷折斷露髓一次性根管治療及疑難複雜的脣粘液腺囊腫摘除術等先進口腔診療技術,填補了當地口腔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
真情援疆 醫者仁心暖民心
作爲一名口腔科醫生,尹琳始終將“以患者爲中心”的服務理念牢記心間,全身心投入臨牀一線。她用精湛的醫術、溫暖的關懷,贏得了患者們的信賴與讚譽。
曾有一位維吾爾族老人,被牙周病折磨多年,牙齒鬆動、疼痛難忍,連正常進食都成了奢望。尹琳接診後,仔細檢查老人的口腔狀況,爲他量身定製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經過多次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老人的牙齒終於恢復穩固,又能暢快享受美食了。康復後的老人緊緊握住尹琳的手,激動地說:“熱合麥特(謝謝),醫生!是你讓我又能吃上香噴噴的羊肉了!”
還有一位因牙齒畸形而自卑的兒童患者,聽聞嶽普湖中醫醫院來了援疆醫生,便滿懷期待地前來就診。尹琳不僅爲她制定了個性化的正畸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還格外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經常與她談心,給予鼓勵和支持。隨着牙齒逐漸變得整齊美觀,孩子也重拾自信,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傾情援疆 授人以漁育人才
“援疆時間有限,但技術要永遠留下來。”尹琳深知,援疆工作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培養本土醫療人才,才能實現當地醫療事業的長遠發展。爲此,她承擔起傳幫帶教的重任,將自己的臨牀經驗和先進技術傾囊相授。每週,尹琳都會組織業務學習,開展疑難病例討論,手把手指導年輕醫生進行手術操作。
有一次,徒弟迪力在進行顯微根管治療時猶豫不決,尹琳接過顯微鏡,耐心地說:“彆着急,慢慢來,我帶着你做。”術後,她趁熱打鐵,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細緻入微地進行復盤講解和示範。學生曹雪芹感慨道:“尹老師講課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特別強調細節的重要性,還教導我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在尹琳的悉心指導下,一批年輕的口腔科醫生迅速成長,如今已能獨立處理常見口腔疾病,部分複雜手術也能在她的指導下順利完成。這些新生力量,正逐漸成爲科室的中流砥柱,爲當地口腔醫療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無私援疆 科普義診護健康
“提高當地百姓的口腔保健意識,是預防口腔疾病的關鍵。”秉持這一理念,尹琳積極投身義診送醫和口腔健康科普宣傳活動。大巴扎、學校、鄉村……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用生動形象的圖片、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羣衆普及口腔衛生知識、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常見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要點。每次義診,她都會爲百姓們免費進行口腔檢查,發放口腔保健用品,讓大家真切認識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在一次大巴扎義診活動中,一位大媽感慨地說:“以前我們都不把牙疼當回事,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聽了尹琳醫生的講解,才知道口腔健康對我們的生活這麼重要,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牙齒。”這些質樸的話語,讓尹琳倍感欣慰,也更加堅定了她做好口腔健康科普工作的決心。
在尹琳心中,援疆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神聖的使命。她用醫術、愛心和奉獻精神,深刻詮釋着醫者仁心的內涵,爲當地百姓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爲口腔醫療事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