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評論合集來了!
2月5日,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山東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動員全省上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奮鬥姿態,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對此,大衆新聞共推出10篇評論,現將評論合集整理如下:
大衆快評|山東改革,蛇年再啓新程
2月5日是春節假期過後第一個工作日,首先問候大家過年好。就在2月5日上午,山東召開了“新春第一會”,主題是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回顧自2018年以來山東歷次“新春第一會”,每年主題不盡相同,但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高水平開放、改革攻堅等是高頻詞。今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圍繞抓改革創新,8個部門作了現場發言,聽得出都在立目標、比決心,也都在亮思路、曬方法,展現了革故鼎新的新風貌。
不改革不行!——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改革再出發,山東動真格!
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山東新春第一會就開篇定調: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
爲什麼要抓改革?
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基、活力之源。不改革,就實現不了高質量發展目標!
2024年,山東新能源裝機首超煤電,數字經濟撐起“半壁江山”,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235個、居全國首位。山東實踐充分印證:破解高質量發展卡點堵點問題,不改革不行,改慢了也不行!改纔有出路,闖纔有高質量發展的光明未來!
改革,關乎民生福祉,關乎社會公平正義。不改革,就凝聚不了民心、匯聚不了合力!
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的難點痛點,都需要改革來破解;蘊藏在人民羣衆中的智慧和力量,都需要改革來激活。改革只有從羣衆眉頭緊處破題,把“問題清單”變“幸福賬單”,才能贏得民心“滿分卷”,形成推進改革強大合力!
改革改什麼?改的就是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思維觀念和方法路徑。
現實中,政務服務“旋轉門”、產業轉型“慢半拍”,根子都在觀念固化。改革先改思想“攔路虎”。打破傳統觀念束縛,跳出“條條框框”制約,才能以思想引領變革、以改革促進發展。
從“諸城模式”到“自貿區創新”,齊魯改革基因一脈相承。新春衝鋒號已經吹響,讓我們以“敢爲天下先”氣魄,銳意改革、大膽創新,改出一片新天地!
改革就要創新——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抓改革,什麼最重要?創新!
改革,改的是舊路,革的是舊疾。沒有創新,改革就無從談起;沒有創新,改革就不會有真成效。
可以說,創新就是改革的生命,是改革最本質的要求。
創新首先是一種態度。面對阻礙前進的“絆腳石”“攔路虎”,沒有一股“闖”的勁頭、“創”的精神,改革就寸步難行。從“壽光模式”到“陸海直運”監管模式,從新舊動能轉換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山東用實踐告訴我們,打破“不可以”的舊觀念,才能創造“不可能”的新奇蹟。
創新也是一種能力。無論是以科學方法促改革之進,還是以過硬作風築改革之實,解答好“創新之問”,須得有“創新之策”。山東新春第一會,爲我們明確了改革方法和重點,接下來就要敢於走新路、勇於涉險灘,挑戰不可能,努力爭第一、創唯一,改出“標誌性”。
無創新,不改革。唯有以創新思維推動改革,才能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今日之山東,乘改革東風,挑發展大梁,各領域創新勃發奔涌。以改革之“鑰”解難題破藩籬、以創新之“力”應變局開新局,迎接我們的,必是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改革先要改陳舊觀念——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破冰,行動才能突圍。改革,先要改陳舊觀念!
現實中,有些工作之所以不見起色,往往是因爲囿於習慣、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導致好政策卡在“老腦筋”上,新事物敗在“舊思維”下,影響了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觀念一變天地寬。正是轉變發展思路,濟鋼從鋼鐵“老將”轉型爲空天信息產業“新秀”;正是善於主動求解,12345·臨沂首發變“辦好一件事”爲“辦好一類事”。山東發展實踐證明,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就能改出實效、幹出實績!
山東新春第一會上,以觀念更新引領改革新突破,被擺在突出位置。舊觀念根深蒂固,要想徹底拔除,行動上就得見真章。
具體實踐中,尤其要做到更新觀念和實事求是相統一,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統一,大膽創新和穩紮穩打相統一,讓改革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敢想敢幹、敢爲人先,打破罈罈罐罐,跳出條條框框,進一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創新思路,山東高質量發展必將蹚出一條新路子、闖出一片新天地!
緊盯十項重點改革任務集中攻堅——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抓改革,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抓重點、抓關鍵,善於牽改革的“牛鼻子”,就能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山東新春第一會,部署的10項標誌性改革,招招直擊要害!啥叫標誌性改革?就是專啃“一子定乾坤”的硬骨頭,專攻“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棋!
比如,看準育“新”命門——山東把教育、科技、人才擰成一股繩,破題“四鏈”融合,強調工作推進、資源要素、創新主體、政策保障,都要緊扣“一體”抓改革,必將加快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再比如,瞄準開放新局——山東將聚焦“高水平”這一目標,深化制度型開放改革,提出要在高水平貿易自由制度、投資便利制度、數據流動制度等方面加力創新,必將爲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總的來看,10項重點改革,涵蓋金融、能源轉型、國資國企、城鄉融合、營商環境等不同領域,抓住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害,具有極強的牽引帶動、引領示範作用,可謂一子落而滿盤活!
緊盯標誌性改革創新,拿出最優資源、集中優勢力量,一項項去破解、去攻堅,山東定能當好改革排頭兵,挑起大梁走在前!
改革沒有局外人旁觀者——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改革沒有局外人,創新沒有旁觀者。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人是主角,沒人是看客!
將改革進行到底,“全面”是一個關鍵詞。新春第一會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10項標誌性改革創新舉措,涉及到多個方面、多個領域。各級各部門都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把好節奏、紮實推進,年底逐一盤點、對賬銷號,確保全面抓好落實。
上下同欲者勝,奮楫篤行者贏。堅定不移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需要幹部敢爲、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羣衆敢首創。放眼齊魯大地,日照港連刷紀錄,濰柴四登“世界之巔”;海陽擁抱航天港,棗莊逐夢新“鋰”想……這是全省上下“置身事內”,同爲改革想招,齊爲改革發力的結果。
實踐證明,舉衆力、集衆智,才能匯聚改革的磅礴力量,才能“改”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新氣象,“改”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站在邊上看,不如撲下身子幹。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拿出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銳意進取的奮鬥姿態,躬身入局、挺膺擔當,我們就一定能當好改革排頭兵,再創新輝煌!
善用科學方法抓改革創新——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
方法是過河的“橋”和“船”。沒有科學方法指導,改革創新寸步難行!
今年,省委確定了92項重點改革任務,新春第一會上又部署了10項標誌性改革創新舉措。要完成這些改革重任,根本都在於學習好、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方法論。
改革,就是破舊立新。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如果在破舊之時,新制度、新機制尚未建立健全,就會出現空檔期,影響改革進程。只有堅持“破立並舉、先立後破”,以思想破冰促改革突圍,才能謀定後動、循序漸進。
同時,改革是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蓋各個領域。怎樣防止各行其是?如何提高整體效能?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系統觀念,從全局出發,注重改革協同、做到統籌兼顧,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
總之,方法決定改革成效,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蹄疾步穩跑出改革“加速度”,調查研究要深入紮實,方案制定要精準精細,推進過程要穩妥有序,改革成效要促進發展。
我們堅信,在科學方法指引下,讓改革全過程、各階段都出彩,山東必將再創一批在全國立得住、叫得響的改革好經驗好做法,開創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
決不搞爲改而改的花架子——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改革是場硬仗,來不得半點虛招。要實打實地改、硬碰硬地幹,決不搞爲改而改花架子!
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推進改革時,盲目跟風隨大流,看似出臺了不少創新舉措,但實則與發展無關、與羣衆需求脫節。這種所謂的“改革”,不僅浪費了寶貴精力和資源,更損害了公信力,說到底是政績觀出現了錯位和偏差。
改革創新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問題、促進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是真刀真槍的實幹,而不是花拳繡腿的表演。山東新春第一會部署了改革重點任務,如何評判改革成效?關鍵就看是不是解決了實際問題,是不是促進了高質量發展,是不是提升了羣衆滿意度。
不搞爲改而改花架子,就要更加突出目標導向,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高質量發展實績檢驗改革成效。讓改革與發展同頻共振、與實幹並肩而行,才能確保每一項改革舉措穩健落地,創造出更多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練就改革創新硬本領——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改革觀念明晰了,改革任務下達了,改革方法也有了,接下來就是落實好!落實好靠什麼?靠黨員幹部的硬本領、真功夫!
今天的改革,大多需要“跳起來摘桃子”。涉及範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啃的全是硬骨頭!具體到10項重點改革,場場都是硬仗,處處都有難關。
抓出改革實績,肩膀不夠寬不行,本領不夠硬不行!沒有幾把刷子,任務就落不了地,改革就會“打滑”“空轉”,成爲花架子、半拉子。
山東新春第一會,圍繞改革創新作出周密部署時,突出強調幹部要增強能力、提升本領。其中釋放出的鮮明信號,就是要以改革創新硬本領,推進各項任務真落實。
硬本領不是憑空來的,是幹出來的、練出來的。各級黨員幹部要自覺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在實踐中經受磨鍊、積累經驗,以改革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全面創新。
練本領,也要有好環境。各級各部門要積極營造良好氛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讓更多有能力、有作爲的優秀幹部脫穎而出。
有了硬本領,就要幹出硬業績!廣大黨員幹部把改革創新硬本領練出來、用起來,打通改革落實“最後一公里”,必將進一步築牢發展之基,蓄起騰飛之勢,再創山東高質量發展新輝煌!
DeepSeek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山東新春第一會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這個春節,DeepSeek一鳴驚人、火爆出圈。憑藉性能、成本、開源三個方面的優勢,迅速站上全球大模型的“C位”,令世界矚目。
這個攪動全球AI市場的“鮎魚”,到底有多厲害?很多網友說,“誰用誰知道。”不少人在社交平臺曬截圖、發視頻,秀出DeepSeek的深度求索過程,也秀出科技震撼。創新沒有上限。看來,未來的AI有多智能,很考驗我們的想象力。
除了DeepSeek本身帶來的衝擊,關於它的討論,還有兩個話題足夠吸引人。
一個是樑文鋒。一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一個“95後”含量極高的團隊,分明在說,中國科技的未來希望,不在別處,就在一代代不服輸、不認慫的年輕人手中。
另一個就是杭州。從電商到人工智能,人們好奇,杭州爲什麼總能“賭”對風口?事實再清楚不過,哪裡創新生態好、人才生態好,高端產業就會流向哪裡,哪裡就會自己造出新風口。這正是塑造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對此,我們也要有一些緊迫感,必須更加擔當、更好作爲,加快構建創新生態,培厚創新沃土,讓一切創新源泉在齊魯大地充分涌流。如此,才能不負“走在前”的厚望、“挑大樑”的重託!
(大衆新聞編輯 韓雨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