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批億元穩崗返還資金直達參保企業 真金白銀惠企穩崗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近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我省今年首批穩崗返還資金已於6月底發放到位。今年6月16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等四部門迅速出臺《關於落實失業保險穩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魯人社字〔2025〕52號),將國家穩崗惠民政策第一時間轉化爲“山東行動”。政策出臺當月,全省共爲1293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億元,穩定就業崗位24.7萬個,爲企業在複雜經濟形勢下穩定就業崗位提供了有力支撐。

頂格執行,惠企政策再延續。山東省政策明確頂格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將惠企政策延續至2025年12月31日。參保企業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且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於5.5%(30人及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於20%),即可享受穩崗返還。返還標準體現對市場主體的精準支持,大型企業按企業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高達60%。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中小微企業政策執行。政策覆蓋面廣,受益主體多元,彰顯了山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輕裝上陣的決心。

精準滴灌,助力企業穩崗減負。穩崗返還政策爲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其使用範圍廣泛而靈活。穩崗返還資金可用於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以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在威海市、淄博市的政策解讀中,人社部門特別強調,企業收到資金後需專款專用,加強財務管理,留存相關憑證備查。臨沂市人社局在公告中要求各參保單位“加強資金的統籌安排和使用管理,按照資金用途合規使用”,確保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爲穩崗位、保就業、促發展的實效。

免申即享,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山東省創新採用“免申即享”經辦模式,讓穩崗返還資金直達企業賬戶。人社部門通過後臺大數據比對,自動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社會保險網上經辦服務系統等方式推送企業,企業對返還金額、賬戶信息覈對確認後,資金自動撥付至企業對公賬戶或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賬戶。以日照爲例,企業只需登錄“日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單位網上服務系統”,根據提示完成確認操作,全程無需提交紙質材料。臨沂市則開通了“網上辦事服務→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上服務大廳→單位登錄”通道,同時搭建DeepSeek大模型對接政務資源共享平臺,篩選符合條件企業智能推送,實現“確認即發放”的高效服務。對於沒有對公賬戶的小微企業,政策也體現了靈活性,可將資金直接返還至稅務部門協助提供的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賬戶。

分類施策,規範勞務派遣單位資金使用。針對勞務派遣單位這一企業主體,山東政策作出了專門規定,勞務派遣企業需向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穩崗返還,並按要求提供有關材料。資金分配嚴格執行“誰用工、誰受益”原則,涉及被派遣勞動者的部分,全額撥付給實際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單位的自有員工部分(含承攬、外包業務招用的勞動者)由勞務派遣單位全額享受。若發現未按規定使用上年度返還資金,將追回資金並取消本年度申領資格,確保資金安全規範使用。

全省聯動,多市同步推進政策落地。在省級政策發佈後,山東各地迅速響應,形成全省一盤棋的工作格局。臨沂市6月19日發佈公告,詳細說明“免申即享”操作流程,並在全市設立17個經辦諮詢點。日照市6月20日發佈政策解讀,推出“掃碼查看穩崗返還信息確認流程”服務,方便企業一鍵獲取操作指南。濟寧、濱州、德州、菏澤等市均第一時間在通知中明確政策實施細則,公佈市縣兩級經辦機構諮詢電話,確保企業諮詢渠道暢通。各市政策執行均遵循省級統一部署,受理期限截至2025年12月31日。人社部門提醒存在社保歷史欠費的企業及時清繳欠費,確保順利享受政策紅利。

政策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的速度與溫度。從省人社廳到各市(縣、區),從文件出臺到資金撥付,山東省穩崗返還政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流程落地,體現了人社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各參保企業可登錄參保地人社局官網、微信公衆號等查詢政策詳情,或撥打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熱線12333或經辦機構諮詢電話瞭解具體情況。

閃電新聞記者 劉冰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