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速集團: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爲經濟社會發展當好“開路先鋒”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0日訊山東高速集團作爲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積極投身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和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爲經濟社會發展當好“開路先鋒”。
從通車方面看。確保高青至商河、臨沂至滕州、濟南至濟寧新機場段、東青改擴建、濟南東繞城改擴建小許家至港溝段、瀋海高速兩城至汾水段等6條、270.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裡程191公里,優化完善了全省高速路網布局,帶動沿線文旅產業、物流運輸等繁榮發展,更好助力山東經濟社會發展。
從開工方面看。確保長深高速大高至彭家樞紐段改擴建、濰坊至鄒城公路昌樂聯絡線、濰坊至沂源段、沂源至鄒城段等4條、296.5公里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鞏固山東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全國第一方陣優勢。
從投資方面看。全年計劃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投資432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重點項目建設投資400億元,其他工程投資32億元。
一季度,山東高速集團保持“開局即衝刺”的奮進姿態,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一是項目建設“火力全開”。2月5日召開重點項目建設動員會,吹響復工“集結號”,按下工程“加速鍵”。各項目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全力消除路基斷點,加快路面及附屬工程施工。一季度共完成投資85.6億元,完成比例同比增長0.7%,實現“開門紅”。
二是項目管理“精益求精”。持續開展質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創新性提出水泥質量“山高標準”,從源頭把控工程實體質量;編制《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建設指導意見》《設計標準化指導意見》等文件,不斷強化項目建設的頂層設計;注重全業務流程技能提升,圍繞平安百年品質工程、質量安全管控及隧道智能建造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
三是綠色施工“擦亮底色”。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生態影響,着力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相統一。齊河至臨清高速公路項目建成全國首個獲得認證的高速公路零碳綜合場站,場站運營期內碳減排量1428噸;慶雲至章丘高速公路項目將粉煤灰用於臺揹回填,實現了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利用;研發應用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機組,實現舊瀝青混合料的100%循環利用,爲我國公路綠色養護貢獻了“山高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陳銀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