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銀行迴應一季度業績波動:投資業務賬面浮虧,ROI有望逐季改善
日前,廈門銀行(601187.SH)發佈2024年年報,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7.59億元,同比增長2.7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95億元,同比下降2.6%。同日公佈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下滑態勢。
一季度營收及淨利潤下滑
根據一季報數據,廈門銀行今年一季度的投資收益相關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03億元,去年同期該收入爲3.8億元。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廈門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2.14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5億元,均呈現下滑態勢。
廈門銀行董事長洪枇杷日前在該行舉行的業績會上表示,2025年,在銀行業“低利率、低息差”格局持續的背景下,廈門銀行也進入了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
廈門銀行行長吳昕顥表示,一季度業績波動的主要原因在於“銀行間資金面收緊以及資金中樞擡升,導致公司交易簿中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下降,進而產生賬面損失”。他指出,報告期內投資類相關業務收益顯著下滑是導致同期營收下降的關鍵因素。
今年一季度,債券市場收益率整體呈現波動上行態勢。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從年初的1.6%低位震盪攀升至約1.9%。受這一市場變化影響,衆多商業銀行在投資收益方面出現賬面浮虧的情況。
淨利息收入的變化同樣備受關注,根據一季報數據,由於息差收窄,廈門銀行淨利息收入同比減少了4600萬元。對此,洪枇杷稱,息差收入在該行營業收入中佔比超70%,是推動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只有穩住息差,才能確保效益穩定。”
當前,息差收窄已成爲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挑戰,降低負債成本是應對的關鍵舉措。從一季報來看,廈門銀行存款成本率已降至2.15%。這一數據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0個基點,較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23個基點。吳昕顥表示,預計今年全年息差將保持穩定,並且有望實現一定程度的改善。
存貸業務方面,截至一季度末,該行貸款及墊款總額達到2105.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9%;吸收存款餘額爲2213.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7%,一季度存款增量較去年同期多增212億元。
廈門銀行管理層預計,今年整體營收和利潤在一季度達到低點,隨後將逐漸好轉。今年的投資回報率(ROI)有望隨着季度逐步提升。
持續深耕對臺金融特色“長板”
廈門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中國大陸首家擁有臺資背景的城商行,同時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憑藉福建省的獨特區位優勢,該行致力於打造“兩岸金融合作的樣板銀行”。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廈門銀行臺企客戶數量較上年末增長19%,臺企授信戶數較上年末增長21%。臺胞客戶數量較上年末增長17%,臺胞信用卡髮卡數量較上年末增長11%,臺胞金融資產餘額較上年末增長2%。
吳昕顥表示,臺企和臺胞客戶羣體對廈門銀行的貢獻度極高。以2024年的數據爲例,臺企客戶在對公客戶總數中僅佔7.9%,但卻貢獻了12.4%的對公存款;臺胞客戶在零售客戶總數中佔比僅爲2.8%,卻貢獻了5.1%的零售存款餘額,其貢獻比例遠超客戶佔比。
談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吳昕顥介紹稱,該行注意到福建臺灣農業創業園中,有許多優質臺農在此投資種植,該行將圍繞園區建設,探索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此外,鑑於福建不少臺企進入二代、三代接班階段,由此產生了收購與併購需求,廈門銀行也將提供相應的融資及顧問服務,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該行還將通過發展供應鏈金融,逐步將金融服務範圍從福建、重慶的臺商羣體擴展到更廣泛的臺胞和臺企,進一步擴大區域覆蓋範圍,讓這一特色服務的“長板”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