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灣打造濱海旅遊浪漫線

3月的福建省廈門市同安灣,海風輕拂,帶着些許涼意。灣內碧波微蕩,陽光灑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岸邊的紅樹林鬱鬱蔥蔥,爲早春增添了生機,偶爾可見白鷺掠過水麪,爲靜謐的海灣增添了幾分靈動。

今年1月,同安灣入選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其海域面積101.48平方公里,岸線長74.7公里,擁有五緣灣溼地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廈門五緣灣慄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和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廈門市跨島發展的核心區。

近年來,廈門市以親海宜居爲目標,積極探索從山頂到海洋的全域生態保護治理新模式,構建起陸海統籌、河海聯動的生態治理大格局,爲全國美麗海灣建設樹立了先行示範標杆。

生態樂園獲新生

站在同安區環東浪漫線的沙灘上,綿延數公里的海岸線與天空融爲一體,近處幾隻白鷺悠閒地踱步。作爲廈門最大的城市內灣,同安灣曾因無序的海域養殖和村莊生活污水直排,導致海洋生態環境惡化,部分海洋生物逐漸消失。

爲扭轉海洋生態環境惡化趨勢,2006年以來,環東浪漫線開展了一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包括養殖退出、灘塗清淤、吹填造地等,清淤量達2.2億立方米,新增納潮量約4400萬立方米,新造地24平方公里。沙灘修復整治工程將岸線分隔爲北、中、南三段沙灘單元區,並設置了4座丁壩,同步實施的紅樹林種植工程總面積約25.4萬平方米。這些舉措不僅恢復了海灣的自然生態功能,還顯著改善了水質,重現了碧波盪漾的美景。

如今,綿延50.6公里的環東浪漫線猶如一條翡翠玉帶鑲嵌在海岸邊,其中同安段18.3公里率先建成開放,被譽爲“廈門最美海岸線”。沙蠶、青蛤、中華鱟幼體等海洋生物的迴歸,見證了這場生態治理工程的奇蹟。

作爲同安灣生態修復主力軍,同安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生態立區”發展定位,推進公衆親海環境質量提升和灣內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將藍天、碧海、銀灘、綠岸融於一體,努力打造“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典範。

美林街道潘塗社區,被譽爲“中國海蠣第一村”。“在2006年環東海域整治前,村裡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從事海蠣作業,作業面積高達萬畝。退養後,部分村民轉產轉業,還有一部分開啓了異地養殖的道路。”潘塗社區黨委副書記林育林告訴記者。

目前,潘塗村異地養殖海蠣面積達到6.3萬畝,年產量可達45萬噸。爲回饋家鄉,約有10%的海蠣從異地運回村裡進行處理,讓當地鄉親實現“再就業”。如今,潘塗村建起海蠣集散中心,使海蠣加工實現集中化處理,避免污染環境。同安灣的生態修復不僅改善了環境,也爲當地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帶來了新的機遇。

濱海新城添活力

當記者走近環東浪漫線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充滿活力的畫面:市民和遊客們或悠閒散步,或盡情奔跑在彩虹跑道上,享受寧靜與閒暇。在這幅美麗畫卷的另外一邊,美峰創谷、環東雲谷、銀城智谷等園區內一座座現代化的辦公樓鱗次櫛比,構成了一幅濱海新城圖景。

同安濱海新城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王健介紹,同安濱海新城憑藉便捷的交通網絡和高能級區域服務設施,帶動後方動力向寬發展,形成“兩心兩帶多組團”空間結構。

其中,“兩心”一個是以銀城智谷、環東雲谷、文體公建羣及城市綜合配套等構成產城人融合的同安新城北部核心區,另一個則是以美峰創谷、環東浪漫線、濱海酒店羣等打造科技創新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美峰科創文旅產業中心。“兩帶”則是以軌道交通線串聯整體空間形成城市空間發展帶,以及依託濱海浪漫線構建濱海景觀和文體休閒帶。“多組團”是依託自然山海通廊,構建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多組團空間格局。

“新城交通十分便捷,無論你身處何處,在半小時內都可以抵達各大商業核心區以及交通樞紐。”同安區招商中心招商專員徐帆說。

在這片海岸,高新技術、文化藝術、體育競技等產業迅猛發展,成爲跨島發展的主陣地。廈門科學城I號孵化器便坐落於銀城智谷中,這是廈門科學城內首個以“研究開發、成果轉化與科技服務”爲主的科技企業孵化園區,承擔着科學城內重要的科技創新要素保障功能,是科學城的核心功能區。

近年來,同安區奮力建設廈門科學城核心功能區,立足“4+4+1”產業體系,培育47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打造96個市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創業平臺。截至2024年12月,I號孵化器儲備入庫“高研值”項目300餘項,引進落地項目117項。

2024年剛落戶廈門的中民鷹航智能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科普、中國民航(CAAC)認證的無人機飛手培訓及無人機應用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創始人吳志輝說:“濱海新城環境優美,推窗就能看見碧海藍天。更爲重要的是,這邊的科研資源很豐富,營商環境也很好,因此,我們決定在這裡落戶。”

跟着賽事去旅遊

40.5公里的黃金沙灘、47.8公里的彩虹跑道和48公里的蔚藍海岸線相互交織,形成了獨特的海濱景觀。沙灘兒童樂園、藝術海岸廣場、潮汐遊園、濱海廣場等多樣化的活動空間,吸引衆多市民和遊客駐足停留。

“這裡的環境很乾淨,設施也很完善,特別適合帶孩子來玩。”來自雲南昆明的李曉倩在廈門生活和工作已有5年,閒暇時她常帶孩子來海邊享受美好時光。

王健介紹,環東浪漫線的運營模式借鑑全國各地的成功經驗,最終採用了“散漫式管理”模式,儘量減少執法人員和工作人員在遊樂場地出現,讓市民和遊客能夠自由自在地遊玩。

數十公里海岸線的整潔與美麗離不開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自2024年8月1日起,廈門同城城建產業運營有限公司正式全面接管浪漫線一期、二期的養護管理工作,肩負起同安環東浪漫線的環境維護重任。該公司浪漫線工作專班副組長周源山表示,公司通過組織保障、加強投入和管理優化,顯著提升了管養水平。同時,對環東浪漫線一期1號丁壩至4號丁壩段長5.1公里、面積約47萬平方米的沙灘,實施了海漂垃圾清理的常態化、網格化和動態化保潔,確保親海岸灘及重點濱海區域的清潔,爲遊客提供了舒適的休閒環境。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廈門體育集團充分利用環東浪漫線優質的水域資源,成功舉辦2024年福建省青少年帆船錦標賽、2024第十屆梅沙教育全國青少年帆船聯賽(廈門站)、中國家庭帆船賽·廈門站暨2024廈門海上運動會等多場水上運動賽事。

廈門體育產業集團環東文旅公司水上運動部主管王國發說:“我們計劃打造廈門濱海旅遊首個水上運動目的地,現已開設32種水上娛樂項目及6種延伸項目,涵蓋帆船、皮划艇、槳板等。隨着項目進一步發展,廈門濱海水運動度假區將持續擴展水上運動設施,提升度假區的綜合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同安區持續推動“體育+旅遊”深度融合,串聯潮汐公園、浪花大門、海眸雕塑、岸線沙灘等浪漫地標,推出“環東濱海體育旅遊線路”,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端體育賽事,全速貫通“通山連海”旅遊新動脈。高端酒店羣紛紛入駐,加速培育環東旅遊新熱點。在賽事舉辦期間,廈門特房波特曼七星灣酒店入住率高達100%,賽事選手及配套服務人員佔客源總量的70%以上。

廈門波特曼七星灣酒店執行總經理陳少璠表示,隨着“美麗海灣”的打造,政府與相關企業在交通、商業業態、生態保護等領域的投入將持續加大,屆時將會形成“文旅+商業+賽事”的複合生態圈。這種協同效應不僅會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也將爲酒店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場景,進一步拓寬客羣覆蓋面。 (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