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貞庵村文旅融合打造新晉“網紅打卡地”
東南網3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彭建文)3月13日,一場以“春天吶喊 貞庵開市”爲主題的嵩嶼特色閩南漁村農文旅融合推廣活動,讓廈門海滄貞庵村成爲焦點。
歷史底蘊賦能文旅新貌
貞庵村,這座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興衰的古老漁村,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孫中山《建國方略》中的深水良港構想,到林語堂筆下的“鬆宿”風情,再到徐志摩停留過的亞細亞石油公司小樓,貞庵村的歷史篇章豐富多彩。
今年初,嵩嶼街道推出手繪文旅導覽圖,將33號燈塔、鐵路角、濠門巷等12個文化地標串聯,形成獨特的文旅線路。遊客漫步村中,可在“火油記”觸摸1908年世界三大石油巨頭的貿易印記,在“方略園”追溯孫中山的嵩嶼商埠藍圖,在“電影角”回味上個世紀海軍露天影院的漁村往事,在“雙擁牆”感受當代軍民魚水情。
同時,嵩嶼街道深入挖掘鄉村非遺文化和工匠資源,培育“研學+非遺”“研學+匠工”“研學+旅遊”等文旅新業態。嵩嶼社39號擬打造鄉村工匠技藝傳承研學基地,引駐鄉村工匠名師,開展技藝傳承課程,形成集非遺文化與鄉村工匠技藝展示、研學、課程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空間。
海景民宿與美食匯聚
貞庵村與鼓浪嶼隔海相望,地理優勢催生了獨特的“枕浪而眠”經濟。20餘家民宿、網約房沿着2公里海岸線分佈,臨海院落融合閩南古厝與現代美學。今年春節期間,民宿人氣持續攀升,吸引衆多遊客前來體驗詩意棲居。
村中美食同樣精彩。“嵩嶼9號”以閩南海鮮著稱,7個包廂、20張散桌天天爆滿。融合輕奢西餐與地域特色的“西也”備受年輕人青睞。阿聰大排檔、阿羣大排檔則以新鮮食材、地道口味和親民價格贏得遊客好評。
從“漁火搖曳的交通要道”到“望得見歷史的海韻客廳”,貞庵村的蛻變是城中村改造文旅賦能的典範。未來,這座古老村落將繼續以文化爲帆,駛向文旅融合的藍海,爲遊客帶來更多獨特體驗。
(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