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煙彈來自中國 醫:炸掉腦中「煞車」害人暴衝

▲高雄恍惚男開車撞4機車釀2傷,結果警方在車內搜出25顆喪屍煙彈。(圖/記者賴文萱翻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俗稱「喪屍煙彈」的毒品「依託咪酯」(etomidate),其進入臺灣時間點不明,但源頭應來自於中國。醫師表示,對岸最早約在2023年中出現相關消息,並以「上頭煙」之名流傳;由於兩岸傳播快速,這股風潮隨即傳來臺灣,名稱也從「上頭煙」演變爲喪屍煙彈,另有「蛋蛋」等俗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陳奇指出,中國政府在2023年底將依託咪酯列入管制,結果在短短3個月內便查獲逾2萬起新增使用個案,顯示其濫用情形非常嚴重,也反映這波趨勢應爲迅速擴散的跨境問題。

針對毒品跨境,陳奇則說,毒品使用有明顯的區域特性,例如依託咪酯,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臺灣與香港等東亞地區,在西方國家或東南亞則尚未廣泛出現;此外,例如美國盛行的芬太尼,已造成當地民生、健康重大危害,且臺灣與美交流亦密切,但全臺卻幾乎沒有案例。這種區域差異可能與供應鏈、文化傳播、使用習慣等都有關係,也代表各地毒品使用的狀況,有相當程度是依循在地的脈絡更迭。

部分民衆不解,依託咪酯屬鎮靜劑,作用是使人放鬆,怎會導致行爲暴衝?陳奇比喻,鎮靜劑一般可助人大腦「鬆開油門」,但若異常使用,「會連煞車也放掉」,所以遇到原本不會激動、衝動的情境,用毒後卻突然暴走,這時若有駕車等行爲,後果難以想像,故國內務必加強查緝,一般人也要強化認知。

陳奇也提到,目前發現某些使用者會將喪屍煙彈混搭其他非法藥物,企圖取得更特殊的效果,但這類混用行爲風險更高,若不同藥物作用機轉互相沖突,恐導致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或失衡,加重暴力、幻覺、心血管問題等副作用。

喪屍煙彈造成社會不安,不過醫師在臨牀已觀察到一個較爲正面的現象。陳奇表示,近來有愈來愈多使用者經歷異常反應後,會主動前往門診諮詢,顯示各界對於喪屍煙彈的風險已有覺察,呼籲醫療、司法體系持續密切合作,並建立早期介入與追蹤機制,更有助於臺灣挺過這波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