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火災 臺泥獲利影響110億元

三元能源科技總經理薛人禎(左起)、臺泥董事長張安平、臺泥總經理程耀輝13日召開記者會,說明三元高雄廠火災事件對臺泥財務影響程度,以及後續處置。圖/袁延壽

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廠大事紀

針對臺泥子公司三元能源高雄廠火災財務損失,臺泥13日召開重訊說明會指出,廠房、設備及存貨報廢的帳面價值及目前已知拆除及修復費用共計約164億元,扣除預估可獲得的保險理賠後,依臺泥間接持股三元能源78.1%計,初估事件對臺泥獲利影響數約110億元,此爲非額外現金支出之損失,將列爲今年上半年財報之重大期後事項。

臺泥董事長張安平也在13日晚間親自召開記者會,強調臺泥集團不會放棄臺灣新興電芯產業的立場,表示臺泥已迅速啓動多元應變計劃,包括加速海外代工生產(OEM)合作、調配南科廠產能,並重啓海外設廠評估。

張安平表示,如果臺泥因一次挫敗就選擇退縮,不只是辜負客戶的期待,更可能成爲臺灣新興科技發展的絆腳石,甚至影響全球前瞻科技的進程。

臺泥也在火災滿月報告中,首度證實包括加速展開海外代工生產及重新評估海外設廠的方案,計劃由東南亞地區合作伙伴,接手生產三元能源第一代高階三元鋰電池產品,預計今年10月初就可以產出第一批產品。

三元能源總經理薛人禎強調,未來核心研發技術仍掌握在公司手上,第二、三、四代產品將繼續留在三元生產,以確保關鍵技術留在臺灣。同時,南科廠自8月初起也已開始備援高雄厂部分產能。

臺泥表示,針對三元高雄廠火災事件對臺泥造成的重大財務衝擊,臺泥營運總部身爲督導單位,責無旁貸,由董事長張安平及總經理程耀輝帶頭自請減薪,針對火災事件直接相關人員,集團將依職務權責,以全面提升營運安全保障。

臺泥指出,三元高雄廠除法定消防設施,還建置自設消防及化成區獨立消防系統,其中包含斥資30億元導入日本「片岡製作所」的整合式化成系統,然從現場影像紀錄及員工訪談發現,火災當下系統所設計的五道關鍵作動程序均未啓動,臺泥已針對與事件相關的供應商進行調查,如發現確有可歸責之處,亦將會採取相關究責行動。

臺泥指出,三元高雄廠及南科廠已接獲客戶訂單至2026年,爲確保全球供應鏈穩定並回應客戶需求,集團已加速啓用南科廠第三條備用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