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臺泥代三元能源發重訊「火災賠了110億元」高層減薪到年底

▲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發生火警。(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臺泥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電池廠,於2025年7月14日清晨發生大規模火災。對此,臺泥持有三元能源78.16%股份,13日晚間代子公司發佈重訊表示,此次火災對母公司產生約110億元的損失,高階主管自動減薪20%到年底,也將追究火災相關人員的責任。

臺泥(1101)公告,旗下子公司臺灣三元能源科技位於高雄小港的電池廠,於7月14日凌晨5時10分發生火災。事故發生後,廠方立即啓動內部消防措施,所有人員均已安全疏散,並即刻通報高雄市消防局進行滅火。消防單位持續對現場進行灌水降溫與監控,相關政府機關同步在廠區及附近工業區執行空氣品質監測,目前並未發現有害氣體波及社區。臺泥強調,三元電池廠自當日已全面停工,並積極配合各項調查與後續應變措施。

根據臺泥說明,這起火災導致部分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存貨受損。由於現場尚未能全面進入勘查,損失評估仍在進行中,初步估算資產毀損及後續拆除、修復費用合計約164億元。公司表示,相關資產均已投保財產險,總保額約219億元,單次事故最高理賠金額爲30億元,保險承保比例爲75.5%,實際理賠金額仍待保險公司進一步評估。臺泥持有該子公司約78.1%股權,預計本次火災將對母公司合併報表產生約110億元損失影響。

臺泥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電池廠,於2025年7月14日清晨發生大規模火災,事故造成工廠部分設施與存貨嚴重毀損,初估損失金額高達164億元。火警發生後,工廠即刻啓動疏散與消防應變,並通報高雄市消防局投入救援,所幸廠內人員全數安全撤離。該事件共造成15人受傷,包括12名員工、1位承包商及3名消防員,所幸僅有2人需住院,皆已出院。

三元能源科技在官網公開調查後續,火災起火點初步判斷位於「化成半成品常溫靜置區」,該區僅作電池靜置熟化,並無充放電作業。根據現場CCTV影像及勘查,疑似有不明熱源引發連鎖反應,加上自動消防系統未及時啓動,以及後續電力中斷,導致火勢擴大。火勢於當日下午受控,翌日早上全面撲滅,環保單位及消防局隨即進駐監測空氣品質,並未發現有害氣體外泄,廠區自當天起全面停工。

在災後應對上,三元能源科技積極配合政府及相關單位調查事故成因,並同步展開內部調查,委託第三方專家協助釐清真相。公司強調,所有生產設施及產品皆通過嚴格國際安全認證,並設有多重品管與自動消防防護,未來也將針對設備及廠區設計進行優化,包括強化AI消防機制、提升防火區劃與備用電力獨立性等。

環境與社區方面,滅火廢水均導入廠內蓄水池,經檢測合格後才排放,並持續公開空氣品質監測數據以維護資訊透明。針對社區疑慮,公司成立專責鄰里事務組,密集拜訪小港區里長、議員及周邊住戶,並規劃健康講座及多元社區回饋措施,盼能修復與地方的信任關係。

員工照護部分,三元能源科技除全薪照付外,提供無息急難貸款、心理諮詢資源及高溫津貼,並定期舉辦員工大會說明後續規劃。南科廠產能調度也同步啓動,以支援受影響訂單,確保客戶供貨穩定。

目前,火場清理、覆電及結構安全評估已逐步展開,後續將持續加強消防、環保及社區溝通機制。三元能源科技董事長張安平強調:「我們會以最高標準檢視自身,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與企業責任,致力成爲社會信賴的企業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