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第四範式等搶投!商湯“嫡系”曦望Sunrise完成近10億融資

《科創板日報》7月3日訊(記者 李明明)又一家國產GPU企業融資了。

近日,杭州曦望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曦望Sunrise)表示,已經完成近10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三一集團旗下華胥基金、第四範式、遊族網絡、北京利爾、鬆禾資本和海通開元等。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曦望Sunrise與商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2024年底才分拆獨立。

有接近上述投資方的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機構與商湯之間建立了長期的投融資關係,雙方在項目合作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往來,相互之間對彼此的團隊構成、業務模式以及運營情況都十分了解。正是基於對半導體行業進口替代和自主研發方向的看好,以及對商湯糰隊和業務的深入瞭解,決定進行了這筆投資。

核心產業巨頭主導10億元融資

曦望Sunrise定位爲全棧AI算力芯片企業,專注於高性能GPU及多模態場景推理芯片的研發與商業化。據瞭解,公司產品包括S1、S2和S3。

其中,S1爲雲邊視覺推理專用芯片,主要用於視頻分析模型推理,服務於商湯CV產品線計算需求;曦望S2 芯片能夠部署當下主流的大模型,且軟硬件均能兼容 CUDA 生態,支持主流大模型以及各類 AI 框架,已實現量產;曦S3 芯片正在研發中,專爲大模型設計,聚焦多模態大模型推理。預計2026年量產。

2024年,曦望Sunrise從商湯分拆,開啓獨立發展新徵程,其聯席CEO陣容中,王湛曾擔任百度副總裁,主導搭建百度搜索推廣系統“鳳巢”,被業界譽爲百度“推廣之父”,於2016年4月離開百度;另一位聯席CEO王勇履歷同樣亮眼,他曾深耕AMD芯片業務,後投身百度,2020年加入商湯並出任研發總監。

之所以分拆曦望Sunrise背後,是商湯在生存壓力下的選擇。一位不願具姓名的大模型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商湯雖然憑藉大模型找到了業績翻盤的關鍵點,卻也因此踏入殘酷的算力爭奪戰。破局之道唯有兩條路:一邊保持算力投入“不鬆勁”,一邊加速提升國產芯片佔比,在控制成本的同時穩步擴充GPU算力版圖,最終構建起自給自足、可持續盈利的商業化生態閉環。

而此次曦望Sunrise融資的投資方陣容也意味着商湯的“嫡系”得到機構與資本市場的認可。

本輪融資以核心產業巨頭(三一系、第四範式、遊族、北京利爾)的戰略投資爲主導。其中,華胥基金成立於2018年,是三一集團的對外投資平臺,管理規模超30億元,已投資晶晨半導體、格科微、翱捷科技、龍旗科技等多家上市項目。第四範式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企業,投資佈局主要圍繞AI產業鏈展開,旨在完善其在AI基礎設施、應用開發、數據服務等領域的生態佈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曦望Sunrise的成長也與杭州當地的政策扶持有關。作爲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與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杭州發佈《支持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從資金扶持到資源傾斜,爲GPU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目前,杭州的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實力位居全國之首,亞太地區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市場份額也獨佔鰲頭,8萬家人工智能企業在此蓬勃生長。同時,作爲首批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杭州集成電路設計業排名全國第四,爲GPU研發提供了完善的上下游產業協同。尤其是杭州高新區(濱江),國芯科技、研極微電子、中昊芯英、領芯微電子等AI芯片企業集聚。

巨頭環伺,曦望Sunrise需要差異化競爭

實際上,曦望Sunrise所處的賽道上巨頭衆多,因此這筆融資對其至關重要。某一級市場頭部投融資機構高級投資經理江遠舟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曦望Sunrise是賽道的後發者,其近10億融資的價值在於補充現有生態,而非直接挑戰第一梯隊。

江遠舟認爲,曦望Sunrise雖然可能也有約兩萬片的出貨量,但這些產品更可能是面向特定場景、小規模優化的ASIC芯片,而非大規模的通用GPU。因此,從收入體量和產品定位上看,曦望Sunrise與沐曦、寒武紀(其“思元”系列)、百度(其“崑崙芯”)等第一梯隊廠商存在較爲顯著差距。其更優路徑是專注於AI推理場景的定製化ASIC芯片。

在江遠舟看來,國產GPU賽道已進入“後期階段”,華爲憑藉其系統工程能力“一騎絕塵”,其他廠商的最佳策略是差異化競爭,尋找“小而美”的細分市場。

峰瑞資本分析師李罡也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曦望Sunrise的融資進一步展現了資本市場對國產GPU賽道的認可。目前,國內需求遠未被滿足,新技術路線也百花齊放。當前大家可能存在的競爭主要在人才上,對產業而言,出現更多玩家是好消息,但企業還是還是要關注其技術創新力和團隊本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