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紛紛大力佈局新能源

8月27日晚,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同),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6.08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95.33億元。至此,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在內的“三桶油”均已交出上半年“成績單”。

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震盪下行,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爲71.7美元/桶,同比下降14.7%。受國際油價下跌影響,“三桶油”利潤均略有下滑。中國石油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9.93億元,中國石化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4.83億元。據此計算,上半年,“三桶油”合計日賺約9.7億元。

上半年,“三桶油”均持續推進增儲上產,油氣產量成果豐碩。中國海油淨產量達3.85億桶油當量,同比增長6.1%,國內外產量均超過歷史同期最優水平。中國石油油氣當量產量9.24億桶,同比增長2.0%,天然氣產量和油氣當量產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中國石化實現油氣當量產量2.63億桶,同比增長2.0%,國內油氣當量產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三桶油”在發展傳統油氣主業的同時,均着力佈局新能源,並形成了各自特色。

中國石油上半年風光發電量36.9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的21.7億千瓦時增長70.0%。全產業鏈協同推進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業務,上半年捕集、利用二氧化碳130.5萬噸,實現驅油30萬噸。

中國石油管理層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新能源業務將積極獲取風光發電指標,高效組織新能源大基地和重點風光發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氣電業務,加快實施儲能示範項目,推進地熱供暖項目建設。

中國石化則加快加氣、充換電網絡建設,拓展電能運營生態體系,推進氫能交通業務發展,加快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據瞭解,目前,中國石化已建成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11個、加氫站144座,建成7條“氫走廊”,成爲全球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

中國石化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壯大新能源產業,積極佈局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業務,加快推動多能互補、融合發展,形成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勢。

中國海油堅持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通過油氣生產過程節能、綠電替代、新能源發電等多措並舉,公司油氣清潔生產取得新成效。在新能源新產業培育方面,上半年,中國海油海上首個CCUS項目在恩平15-1平臺投用,開創“以碳驅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中國海油旗下渤海油田規劃建成中國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實現二氧化碳產、注、儲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