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數據告訴你,成都哪些新高中值得選

7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發佈了2025年“5+2”區域中考第二批次普通高中錄取分數。

就成都中考而言,二批次分數線,歷來都是最重要的一條分數線。

原因有兩點:第一,就成都各大高中而言,這條分數線,是學校實力、口碑最直接的彰顯;第二,這個分數線,是後續家長和考生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依據。

結合今年的最新錄取線來看,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成都頭部高中們的競爭,更激烈了。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頭部高中的名單。除了“二四七九”三校七區、石室天府、教科院附中和川師附中等老牌,更值得關注的是一衆新高中強勢崛起:石室弘文統招分620分,樹德實驗高中、七中墨池613分,石室錦官612分,鹽道街中學(南區)606分,溫江菁才598分……

如果再加上最近兩年投用的七中東部、石室東部、七中育才東湖、樹德淮州等,頭部高中裡的“新高中”,基本佔了小半壁江山。

這些“新高中”分別是什麼來頭?爲何能躋身頭部陣營?從家長角度來說,是選老牌,還是衝新秀?該如何判斷一所“新高中”的發展潛力?

今天就來好好盤一下成都的“新高中”。

今年,成都新增了18所普通高中,公辦高中14所,民辦高中4所。

其中,石室弘文、樹德實驗高中、七中墨池、石室錦官4所新高中,在今年中考錄取中,直接躋身TOP25榜單。所以,我們就先來盤這四所新學校。

躋身Top25的新增高中收分情況

石室聯合弘文學校(石室聯中高中部,以下簡稱“石室弘文”)可以說是今年“黑馬”高中裡最亮眼的一所。首年統招分達到620分,統招位次5043,統招均分627,在面向“5+2”招生的學校裡排第16位。

石室弘文是一所高完中,屬於石室聯中一校四區之一,也是石室聯中教育集團開辦的首個高中。對於這所學校,集團投入了高質量的師資和各類教育資源,目標定位是“辦一所與石室聯中陝西街校區品質相匹配的高中”。

首屆高一,學校啓用了清一色“老教師”,每位教師均有優異的高三硬核出口。有教齡超過20年的資深教師,有四川省骨幹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競賽教練、中心組成員,有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成都市名師工作室成員等等。

在教學上,新高一實行小班化教學和“班主任+導師”雙師制,實現精準輔導,同時開設強基課程和競賽課程,拓寬學生的升學路徑。

樹德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樹德實驗高中)今年收分表現也十分不俗,統招分613分,統招位次6276,統招均分626分。

樹德實驗東馬棚作爲成都公辦初中“三小聯中”之一,在家長中也有良好的口碑。所以自籌備起,高中部就備受家長們關注。

目前高中部已公佈的管理團隊成員中,大部分都來自“樹德實驗”系。高中部校長由樹德中學直接派出。行政團隊融合了樹德實驗中學的成熟管理人員和四中、七中引進的優秀人才,有名校長、正高級教師、新優質名校領銜人,以及長期一線高考經歷的教師。

教師團隊則有來自樹德寧夏校區英才班的骨幹教師,還有多位四中、七中的優秀教師。另外,學校還通過青羊區人才引進政策吸納了多位具有市級以上榮譽的骨幹教師,包括省命題專家、清北班班主任、競賽教練等,經驗豐富的高三熟手教師和“四七九系”名師共同構成了教學主力。

墨池書院中學(以下簡稱“七中墨池”)是武侯區唯一一所由成都七中領辦的學校。

今年首屆招生,統招分也高達613分,統招位次6276,統招均分618分。在武侯區的高中裡,僅次於十二中,排名第二。

七中墨池之所以備受家長關注,離不開其強大的“七中基因”,學校的辦學目標也很明確:要辦成一所原汁原味的七中系中學。

據瞭解,七中墨池與成都七中實現了同備課、共教研、同考試、同資源。以師資爲例,七中墨池新招聘的教師都會先在七中林蔭進行爲期半年的跟崗實訓,經七中指導教師考覈合格後才能上崗。

同時,學校還計劃開設兩個“七中”班,由成都七中骨幹教師擔任主要學科的教學工作,確保新高一的課堂純正的“七中味”。

石室錦官中學(以下簡稱“石室錦官”)同樣位於武侯區,統招分612分,統招位次6451,統招均分620分,和七中墨池相比,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石室錦官和石室中學的淵源有多深,可以用兩個“唯一”體現:石室錦官是石室中學在武侯區唯一的領辦型學校,也是唯一一所靠近文廟校區的領辦型學校。校長張良是“老石室人”,有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尤其熟悉高中階段教育。

管理團隊和師資方面,石室錦官也獲得了石室系的有力支持。石室中學派了多名教師到石室錦官承擔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且以高中教師爲主。新老師也都嚴格按照石室本部的標準進行招聘,全部爲成熟教師,基本都具有區、市、級以上榮譽和名校背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室中學本部的信息技術和數學競賽金牌教練,也會直接參與到石室錦官的競賽課程教學中。這意味着入讀的學生,能接觸到石室本部的優質競賽資源。

從以上盤點的信息來看,剛投用的新高中能成爲黑馬學校,其背後的集團背景、行政團隊、師資力量,幾乎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

比如這幾所衝進頭部梯隊的新學校,不但在管理、師資、課程等方面做到了“高起點”,而且都自帶名校基因。

有名校品牌的加持,這意味着新學校與本部在師資、管理、教研培訓等方面上會共享資源,教學質量更有保障,也體現了家長們對於“石室系”“樹德系”“七系”等招牌的認可和信任。

另外,一所新學校的首屆學生是學校“打品牌”“穩地位”的關鍵,因此一定捨得大量投入高質量的師資和各類教育資源,來保證首屆學生的出口符合家長們的期待,這也是不少家長願意爲孩子選擇新學校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成都新高中這股新勢力的崛起,並不是從2025年纔開始的。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成都面向“5+2”區域招生的新增高中至少有20所,其中不少學校都在招生首年直接衝進頭部陣營,也有學校在這幾年穩步上升,在統招位次和分數上都實現了躍升。

2024年、2023年部分新增高中錄取情況

比如去年9月纔開始招生的樹德淮州和七中育才東湖校區,第一年收分,兩所學校集體都衝進了600分學校梯隊。

樹德淮州首年統招分爲607分,平均分614分,錄取位次在4600位左右。一所開在金堂的學校能在“5+2”區域招到這樣的分數,相當不容易。今年樹德淮州的統招分達到626分,統招位次4011,統招均分更是達到630分。

七中育才東湖校區同樣如此。首年統招分603,統招位次5339;今年統招分623,統招位次4527,統招位次較去年上漲了812名。

在高中整體擴招、優質學位增加的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的漲幅,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究其原因,除了“七中育才”和“樹德中學”的品牌加持,兩所學校在師資、管理、培養模式上也各有特色。

七中育才東湖高中由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吳明平直接管理,學校已與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華爲等知名高校、企業簽訂拔尖創新人才合作培養協議,成立鴻蒙創新學院,並組建拔尖創新人才教練團隊,着力培養拔尖創新領軍型人才。

新高中開辦前提前一年,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東湖校區已經通過引進省、市級特級教師、優秀教育人才組建了教師團隊。此前,老師們集中前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等全國頂尖高中跟崗研修。

樹德淮州也是如此,在師資和管理上下了大功夫。學校的管理團隊都擁有樹德基因,學校的黨支部書記由樹德中學黨委副書記、原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執行校長朱志剛擔任,校長由原樹德中學校長助理、成都市特級教師劉嘉擔任。

樹德淮州的新老師幾乎都出身名校,並提前一年在樹德中學跟崗學習,確保上崗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樹德老師”。除此之外,新老師正式上課後,會和樹德中學的老師們定期開展統一教研,實現資源共享、融合創新。

如果再往前追溯到2023年,當年也有兩匹黑馬,分別是七中東部和石室東部。

就其近兩年的表現來看,除了去年石室東部掉到過600分以下,其餘時候,兩個學校收分都在600分陣營之列。今年七中東部統招分612分,統招位次6451;石室東部603分,統招位次7925。

值得關注的還有青羊教科附,學校在2023年實現民轉公後,統招分數和位次一路攀升。今年統招分數更是達到595分、統招位次9202,相較前年上漲了3000多個位次。

這是一所非常值得青羊家長關注的學校。特別是青羊教科附現在的行政班子,幾乎是最強資源的結合,不僅融合了石室聯中、泡小、樹德三大名校基因,還有青羊教科院的專業加持,所以分數線逐年上漲也不難理解。

盤點了一圈新高中,我們發現,與新秀高中們的衝勁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一些老牌高中的頹勢。

可能從短期來看,他們的分數還處於頭部陣營,但就具體排位來看,很多老牌高中正在被新高中超越。

回到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選新還是選舊?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老牌的優點,可能在於熟知度高,有清晰的出口,新高中的優點,在於充滿活力和幹勁,尤其是在培養理念、培養方式和培養投入上。

所以,不要只看新還是舊,而是要看學校的背景、生源、師資、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等維度,進而綜合考量。

比如一些高中,在招生前,家長們幾乎“三不知”:不知道新高一師資情況,不知道班型設置,不知道詳細的培養模式,家長和考生完全盲選。相較於其他信息更透明的學校,家長和考生自然也會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