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出爐!哪些趨勢最值得關注?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倪浩】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這一數字高於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成爲上半年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是拉動GDP的主動力。
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增速爲5.4%,二季度爲5.2%,2025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速達到5.3%。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爲52%、16.8%和31.2%。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當天在國新辦的發佈會上表示,“從(上述)這幾個數據可以看到,內需尤其是消費是促進GDP增長的主動力。” 盛來運強調,“今年消費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在發佈的衆多指標中,市場銷售環比逐季增長也是一大亮點。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在加快,市場活躍度在提升,這有力支撐了上半年GDP的增長。”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接受採訪時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據該機構測算,2025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升至52%,拉動GDP增速約2.75個百分點,貢獻率和拉動率較2024年末分別上升7.5個百分點和0.75個百分點,繼續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信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消費繼續發揮經濟“壓艙石”和主要增長動力的作用,在此前的月度數據中已有顯現。尤其是今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顯著高於4月的5.1%,爲2024年1月以來的最高增幅,遠超市場普遍預期。
馬泓分析認爲,上半年消費延續復甦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5%,較去年底的3.5%明顯回升。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爲推動增長的重要力量,家電、通訊器材、文化辦公用品和傢俱等商品年內增速均超過20%。同時,服務消費持續釋放潛力,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中,上半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1.2%,與消費一樣成爲上半年中國經濟中的亮點。
在15日的發佈會上,盛來運強調,“內需是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對此,伍超明認爲,在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出口均是支撐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力量,但未來,出口面臨外部不利影響加深帶來的負面衝擊,需更好發揮內需特別是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使內需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他認爲,目前我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比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以上,未來提升空間廣闊。
伍超明進一步分析說,消費作爲經濟大循環的起點與終點,一端連着民生福祉與預期,另一端連着企業投資與利潤,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總開關。因此,只有讓消費真正旺起來,形成以消費爲錨的“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才能打通堵點、破解卡點,推動經濟迴歸潛在水平。
馬泓分析說,展望下半年,消費需求有望延續上半年的增長態勢,各地將繼續落實“兩新”政策,下半年尚有1380億元資金將落地,或拉動居民消費支出7000-9000億元;另外,穩步擴大服務領域開放,將進一步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也將促進首發經濟,提振電信、醫療、養老等服務消費。
盛來運在15日的發佈會上表示,消費政策還會繼續加力,下半年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已經在陸續出臺,各地也會繼續出臺相關措施促消費。他強調,下半年,消費在政策的推動下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會繼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