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多帶動 陸港股H2帶勁
圖/中新社
A股基金今年來績效前十名
受惠政策紅利與外部壓力舒緩,法人看好下半年陸股結構性投資機會。法人指出,A股與港股受惠於高股息、防禦型資產與創新科技主題,成爲資金迴流的重要標的,未來仍須關注中美貿易與中美科技對抗的潛在風險,下半年陸股市展望逐漸轉趨正向,政策利多釋出、全球波動率下降與中美科技關係緩和,A股與港股投資信心明顯回升。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蘇泰弘表示,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爲5.4%,第二季在出口與消費帶動下維持穩健節奏,美國關稅衝擊有限,加上中央匯金增持A股ETF等措施穩定市場,技術面與投資氛圍同步轉強。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葉鬆炫指出,近期市場反彈動能主要來自兩大利多政策:其一是人民銀行擴大債券通「南向通」範圍,有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其二是美國對晶片出口限制放寬,利多兩岸科技與半導體鏈。此外,國務院持續釋出穩經濟與活絡資本市場的政策,也推升外資對高股息與金融股的配置意願。
儘管短線氣氛回暖,但中美貿易摩擦與科技戰風險未除,應審慎評估供應鏈壓力與政策落實進度,除高息ETF可適度佈局和中國創新經濟連結度高、長期受惠於結構性政策紅利的主題型ETF,把握政策與產業升級趨勢。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爲,下半年市場將呈現指數震盪、個股分化格局,看好三大主軸,首先是「新質生產力」主題,包括電動車、AI基礎建設、半導體國產替代等產業鏈;其次爲優質國企機會,受惠於回購政策、估值修復與現金流穩定;最後是精明化消費領域,建議佈局極致性價比品牌、健康養生與寵物、文旅等情緒型消費龍頭。
富邦恆生國企(00700)經理人陳婉寧強調,港股近期表現強勢,恆生指數已正式站上25,000點關卡,創下近四年新高。今年以來港股IPO數量已達51家,募資金額突破1,000億港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準,另有約50家A股企業擬赴港上市,更有快時尚巨頭Shein傳出已遞交IPO申請,反映資本市場活絡與投資熱度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