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經營模式遭卡關!彩券行淪提款機 運彩公會籲鬆綁貸款
▲何昱奇呼籲政府應推出由信保基金擔保的「彩券行專案貸款」,協助基層度過難關。(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每逢農曆春節或世足賽等銷售旺季,彩券經銷商爲備貨常面臨龐大資金缺口,卻反倒成爲部分融資公司的「提款機」。中華民國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今(18)日指出,融資公司以「快速核貸」爲餌,實則收取高額利息與隱藏費用,蠶食業者超過一半的獲利,呼籲政府應推出由信保基金擔保的「彩券行專案貸款」,協助基層度過難關。
何昱奇表示,彩券行是政府授權的公益事業,每年爲臺灣彩券挹注國庫約370億元,併爲運動發展基金貢獻80億元,總計創造逾450億元的公益收入,是政府的合作伙伴。然而,在資金需求最迫切時,業者卻常被迫向高利融資公司求助,陷入「不借賺不到,借了反虧」的困境。
他批評,部分融資體系利率不透明、人治色彩濃厚,甚至有業者具備完整擔保品與良好信用,卻因分區主管個人好惡遭拒,形成制度性不公。
何昱奇指出,中小企業信保基金雖未明文拒絕彩券行,但其作業手冊仍以過時的「資本額20萬元」作爲審覈參考,導致彩券行實際可貸額度嚴重偏低,完全忽略了業者實際的營業額、佣金收入與信用評等。他呼籲,信保基金應走出辦公室,修正思維,改以「年銷售額加佣金收入及信用評等」作爲主要審覈依據。
此外,現今彩券產業已普遍採刮刮樂、公益彩券與運動彩券「三位一體」的整合經營模式,但信保基金與銀行端仍要求貸款申請需「明確對應單一登記項目」,迫使業者若要週轉三項業務資金,就得承租三間店面、申請三次貸款,極度不合時宜。
何昱奇強調,彩券行不求特權,只求公平對待。既然業者爲國家創造巨大收益,政府就不應讓僵化的制度成爲絆腳石,應鬆綁認定,讓三種彩券項目具備其一即可申貸,並允許申貸計劃書涵蓋所有周轉金用途,這纔是真正的「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