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突破年”系列報道之十四 綏化市北林區:“三箭齊發”促增長
□田玉 本報記者 董新英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上半年,綏化市北林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85.9億元,同比增長5%。縣域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增長0.4%,縣域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爲20.8%。縣域轉化重大科技成果6項,縣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增速預計實現15.4%。
年初以來,北林區緊緊扭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緊扣全省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全市構建“4106”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部署要求,精心構建“12345”發展體系,全力推進產業升級、科技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培育,繪就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傳統產業迭代升級
北林區地處鬆嫩平原腹地,肥沃的黑土地孕育出優質農產品資源,依託得天獨厚的農業基礎,農產品加工業成爲北林區優勢產業。走進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豆粉生產線正高速運轉,一粒粒大豆經脫皮、失活、磨漿、去渣等工序成爲一袋袋營養美味的豆漿粉。公司生產主任劉宇介紹:“這條生產線採用全自動電腦數控,實現了輔料準確計量,配料在全封閉管路和設備中完成,避免外界污染,保證了產品質量。”
爲進一步提高生產效能和包裝速度,今年年初該公司進行了數字化智能升級改造。在包裝車間,一套智能化包裝系統正高效運轉,從自動上袋開始進行全密封生產,從源頭避免污染。公司包裝部部長孫井柱介紹:“現階段我們每日包裝凍粉4000件左右,月包裝量10萬件以上。包裝生產線全流程自動化升級後,方包包裝線每分鐘可包裝960袋,調包包裝線每分鐘能包裝240包。”
依託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北林區農產品加工效率和品質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產業向着智能化穩步邁進,2025年北林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有望突破82%。
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北林區以科技成果轉化爲突破口,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爲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黑龍江東部節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期生產車間,工人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噴灌機零部件的焊接作業,生產完成後這些零部件將被運用到數智噴灌機上。數智噴灌機由東部節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黑龍江大學聯合研發,搭載了遠程監測操控系統,通過智慧灌溉雲平臺,將氣象、土壤墒情、作物表型等雲採集與AI運算分析集於一體,用戶使用電腦與手機APP就能遠程控制灌溉設備,實現精準灌溉。相比傳統設備,其噴灑均勻度、工作效率顯著提升,更能根據作物生長需求與土壤墒情自動調節灌溉策略。這一技術創新,讓農民坐在家中就能掌握農田灌溉情況,徹底改變了以往靠天吃飯、憑經驗灌溉的傳統模式。公司董事長金立強介紹:“數智噴灌機投入使用後,憑藉智能化精準灌溉方案,不僅爲農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農業生產解決方案,更以顯著的節水增產效果獲得了用戶廣泛認可與好評。”
憑藉在智慧灌溉領域的卓越表現,2024年數智噴灌機斬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成果轉化獎)二等獎。“數智噴灌機實現了噴灌機從機械裝置到自動化裝置再到智能化裝置的跨越式變革。未來北林區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利用科技政策資源,鼓勵企業攻克行業難題,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北林區工業信息科技局副局長衣憲說。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將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綏化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獲批,北林區作爲綏化唯一市轄區入選。依託交通區位優勢、優渥的農牧資源、蓬勃發展的產業集羣、完善的配套服務以及不斷增強的集散能力,近年來北林區積極開展國家物流樞紐創建工作,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產業,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走進北林區聖達智慧冷鏈物流園項目二期聖達優品倉儲超市,貨架上,休閒食品、酒水飲料、生活用品等陳列有序,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對新到貨品進行清點、分類、上架,搬運車穿梭於倉庫與賣場之間,整個倉儲超市呈現出購銷兩旺、高效運轉的繁忙景象。聖達優品倉儲超市店長郭立軍介紹:“超市定期到外省採購,豐富的商品品類滿足了顧客多元需求,現在經營商品達到1.2萬多種,每天銷售額在10萬元左右。”
聖達智慧冷鏈物流園整體項目將打造集水產海鮮、農副產品交易、冷鏈物流、倉儲服務及多元經營於一體的現代化物流企業,構建從產地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物流體系,建成投產後輻射綏化以東、以北大約700萬人口,預計年貨物交易量可達120萬噸,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北林區物流服務中心主任王彥輝介紹:“下一步北林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樞紐區內綏北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園、農資儲備庫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發揮物流樞紐聯盟作用,實施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全力打造綏化對外開放平臺,爲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北林區發改局局長李向楠介紹,當前北林區正統籌推進“三個突破年”行動,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以“強鏈補鏈、數字賦能、創新驅動”爲主要抓手,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突出特色化發展,打造立區主導產業,因地制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