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助改善冬季過敏、氣喘 中醫提醒4類人要小心
三伏貼助改善冬季過敏、氣喘,中醫提醒4類人要小心。(示意圖/臺中慈濟醫院)
不少國人深受過敏性鼻炎、氣喘困擾,中醫師指出,「三伏貼」利用冬病夏治概念,在最熱的夏季時節貼敷穴位,調理體質、強化免疫力,能有效減緩冬季過敏、氣喘發作。不過,孕婦、3歲以下嬰幼兒、皮膚敏感、嚴重慢性病患者,應由中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
中醫師指出,「三伏貼」利用冬病夏治概念,達到預防醫學,能有效減緩過敏、氣喘發作。(李念庭攝)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晉賢說明,冬季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被寒邪侵犯。三伏貼治療是在一年中最熱、陽氣最旺的三伏天,將辛溫藥材製成藥餅,貼敷於特定穴位,此時人體氣血運行最佳、藥物吸收最快,如同儲熱的太陽能板,將夏季能量儲存體內,等到冬季發揮療效。
張晉賢指出,今年的三伏天分別爲7月20日、7月30日、8月9日,三伏貼能預防冬季常見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反覆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異位性皮膚炎、虛寒性胃痛腹瀉、風溼性關節炎、經痛等。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絜閔表示,三伏貼是透過體質調理,強化免疫力的傳統療法,符合「預防醫學」概念,及早改善體質,能預防鼻炎、氣喘等過敏症狀,尤其適合兒童、虛寒體質及銀髮族羣。
研究指出,三伏貼透過調節發炎因子,改善氣喘患者呼吸功能,氣喘惡化風險下降6成;也能降低過敏性鼻炎相關症狀,下降4~5成複發率。
張晉賢提醒,由於藥物具刺激性,貼敷後出現局部發熱、微刺感,是藥效發揮的正常反應,但若嚴重發紅、起水泡、強烈不適,就屬於過度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使用三伏貼,皮膚敏感、孕婦、3歲以下嬰幼兒及嚴重慢性病患者,須由中醫師評估。
臺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歐乃慈表示,使用三伏貼時,應注意貼敷時間,一般爲30分鐘至2小時;貼藥當天應避免洗冷水澡、泡溫泉,避免辛辣及生冷飲食。若貼藥後出現紅腫、水泡,可先用清水輕拍、保持乾燥,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膏,若症狀嚴重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