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集體低開 算力及固態電池概念股普跌
本站財經3月4日訊 市場週一衝高回落,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兩市全天成交額1.62萬億;板塊方面,固態電池、民爆、可控核聚變、美容護理等板塊漲幅居前,液冷服務器、白酒、存儲芯片、算力等板塊跌幅居前。週二,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上證指數跌0.5%,報3300.5點;深證成指跌0.85%,報10558.75點;創業板指跌1.16%,報2170.99點;滬深300跌0.58%,報3865.99點;科創50跌0.93%,報1052.47點;北證50跌1.22%,報1320.4點。滬深京三市合計成交額135.83億元,全市場4007股下跌,828股上漲,630股持平。
盤面上,電子廢棄物拆解、銻、再生資源、白色家電、航空發動機集團、廚衛家電、礦山機械、法蘭、大家電出海、齒輪箱等漲幅居前。食用菌、車載電源、電子駐車制動(EPB)、電控、蜜雪冰城概念、電機、氧化鋯、靶材、戶用儲能、鎂合金等跌幅居前。
公司新聞
格力電器:近日,公司收到公司5%以上股東京海互聯出具的《關於增持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京海互聯擬於本公告日起六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和金融機構增持專項貸款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不設定價格區間,擬增持股份的金額不低於10.5億元,不超過21億元。
歌爾股份: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歌爾微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歌爾微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歌爾微已根據相關規定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關於本次發行上市的備案申請材料,並於近日獲中國證監會接收。
國電電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渡河公司與石棉縣騰龍甲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按照85%:15%股比成立的國能大渡河老鷹巖(四川)水電有限公司,將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大渡河老鷹巖一級水電站項目。項目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動態總投資45.08億元,資本金比例30%,其餘通過銀行貸款解決。公司將向大渡河公司增資9.2億元用於本項目投資建設。
藍思科技:公司結合自身豐富的應用場景,已研發嵌入大模型技術的物流分揀機器人、面試機器人、安檢機器人、AOI檢測機器人等,將爲提升公司精益生產水平、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發揮積極作用。
長盈精密: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納芯威爲芯片設計公司,其產品線包括電源管理芯片、快充芯片、音頻功放、充電控制等芯片,專注市場領域涵蓋移動通信、智能家居、筆記本計算機、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車、音箱電子等領域;控股子公司夢啓半導體的主要業務爲晶圓研磨拋光技術及設備,自主研發專利超過30項,目前已有多款核心設備實現批量出貨。
當升科技:公司與SK On在江蘇常州簽訂了《SUPPLY CONTRACT》。根據協議約定,SK On預計在2025年至2027年向當升科技採購17000噸高鎳及中鎳等多型號鋰電正極材料,具體訂單情況以後續實際執行情況爲準。
機會提前看
特朗普關稅暴擊市場!美股三大指數齊跌,大型科技股、中概股齊跌
特朗普宣佈將於週二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引發了對北美貿易戰的擔憂,導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美國主要股指大幅收低。大型科技股普跌,英偉達跌超8%,博通跌超6%,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2.98%。
深圳連發四份重磅文件: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
深圳連發四份重磅文件。計劃到2026年,培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到2027年,力爭在機器人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新增百億企業和十億級應用場景;構建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發現和培育壯大機制;到2026年,實時可用智能算力超過80E FLOPS。
近四年來港股最大規模融資,比亞迪股份通過配股籌資435億港元
比亞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成功完成了一項大規模的港股配售,籌資總額高達435億港元,成爲近四年來香港股市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活動。比亞迪計劃將新籌集的資金用於多個關鍵領域,包括擴大海外業務、投資研發、補充營運資金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中國信通院將於3月12日舉辦AI眼鏡產業推進專題研討會
中信建投:Meta、字節、小米等巨頭開始大力佈局端側AI,搶奪AI Agent入口。2024年潛在的端側AI爆品出現,AI眼鏡成本曲線大幅下探,2025年有望成爲其爆發元年。
能源局:持續做好電力保障供應,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中國銀河:全國兩會有望強調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加速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特高壓建設長期高景氣,2025年有望迎來交付大年,板塊有望形成業績+訂單的雙重驅動。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華泰證券:量子計算有望成爲後摩爾時代計算能力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方案之一,2030年全球有望實現千億美元規模。當前關注量子計算芯片公司以及其他量子計算機核心部件生產商。
機構觀點
中金公司:AI+金融有望迎來規模化拐點
中金公司指出,AI技術平權持續,金融IT行業具備明確賦能場景,有望實現“工具賦能”向“智能重構”躍遷。需求端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特性推升客戶採用意願,供給端金融IT廠商產品升級帶來落地商機。DeepSeek等AI工具在覈心決策、風控等環節,助力金融科技公司加速探索。在技術可用性、數據完備性與付費確定性三重共振下,AI+金融已邁向全域賦能的新週期,智能化重構帶來的產業價值重估機遇亟待關注。
中信建投:鋰電需求業績共振 新週期起點呼之欲出
中信建投表示,電動車行業每年在終端旺季來臨時有較強驅動,預計2—4月是行業終端數據逐步走強的時刻,有望上修全年預期。電動車方面,預計2025年國內電車銷量1560萬輛,但仍存在上修預期,關鍵時點在3、4月;美國儘管受到IRA補貼預算停止影響,1月銷量仍有12%同比增長,打消市場擔憂;歐洲九國1月同比增長26%也表現強勢,爲2025碳排放打好開局。供給側經歷2年的價格下行當前已見底,漲價訴求強烈,當前龍頭企業和材料價格談判基本落地,根據測算的供需比例,預計在年底及2025年二季度末開始,行業供需形勢將有效扭轉,逐步進入價格修復區間,看好3、4月行業旺季來臨疊加年報、一季報業績期龍頭公司的股價機會。
中國銀河證券:看好2025年化工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及行業估值修復空間
中國銀河證券發佈研報稱,本週化工品價格表現偏弱、價差表現偏強。供給端,近幾年化工行業資本開支及在建產能增速趨於放緩,但預計存量產能及在建產能仍需時間消化。需求端,2025年隨政策刺激效果逐漸顯現、終端產業回暖動能逐步轉強,內需潛力有望充分釋放。看好2025年化工品的結構性機會及行業估值修復空間,建議關注以下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全方位擴大內需,把握成長確定性機會;二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新材料國產替代正當時;三是,部分資源品景氣有望維持高位,關注規模擴張帶來的成長性。
中信建投:鋰電需求業績共振 新週期起點呼之欲出
中信建投發佈研報稱,電動車行業每年在終端旺季來臨時有較強驅動,預計2-4月是行業終端數據逐步走強的時刻,有望上修全年預期。電動車方面,預計2025年國內電車銷量1560萬輛,但仍存在上修預期,關鍵時點在3、4月;美國儘管受到IRA補貼預算停止影響,1月銷量仍有12%同比增長,打消市場擔憂;歐洲九國1月同比+26%也表現強勢,爲2025碳排放打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