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效應 中小企業放款7月增1145億創下史上次高月增水準

金管會統計,中小企業放款7月增1145億創下史上次高月增水準。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今日公佈最新的國銀中小企業放款統計,截至114年7月底止,全體國銀的中小企業放款餘額10兆6835億元,較上月底增加1145億元,累計今年前七月共增加3455.2億元,和今年全年的目標值4600億元相較,達成率75.11%,對此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樂觀預期全年應可望達標。

不過中小企業逾放比在7月底爲0.22%,則較上月底的比率增加0.01個百分點,雖然是微幅增加,但在關稅對傳統產業造成的營運衝擊之下,未來逾放比會否持續攀升,也引外界矚目。

王允中認爲,先前對美關稅稅率尚未底定,很多中小企業在週轉金等融資都處於觀望,但已達標了四分之三,而在關稅變數底定之後,中小企業放款要達標剩下的四分之一目標值,更無問題。

王允中指出,據銀行局向銀行業者瞭解,中小企業放款增量來自營運週轉金、設備及不動產的購置之外,也包括了建築融資的增加,至於先前金管會所推出的產業紓困專案,有透過信保基金承保來增加企業營運所需資金的部分,也有入列該統計。

今年前七月的中小企業放款新增金額3455.2億元,亦較去年同期的3288.79億元來得高。而7月的中小企業放款較6月新增1145億元,亦創下史上同期次高水準,僅次於109年7月的1488.54億元,當年時值新冠疫情期間,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放款是由紓困貸款加持。

據銀行局統計,今年前七月中小企放款增量最多的前五的銀行,爲中信、臺新、北富銀、玉山、永豐銀,分別增加538.01億、385.62億、370.62億、340.36億、274.1億元;而以餘額觀察,則以一銀、合庫、臺企銀、華銀、兆豐銀爲前五大,餘額依序爲9806.72億、8599.54億、8088.68億、7697.94億、7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