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〇五大隊創新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模式獲認可

工作現場

近日,廣西三〇五核地質大隊地環分隊通過“勘查-協作-科普”多維發力,全力推進地質災害處置取得良好效果。

據悉,受連日暴雨影響,大化瑤族自治縣弄懷屯南東側山體因火燒山導致岩石鬆動、植被固坡能力喪失,突發危巖崩塌,大量漂石威脅山下8戶40餘名居民安全。接到消息後,該隊地環分隊緊急響應,迅速組建專項應急小組趕赴現場,迅速開展勘查工作。

對現場開展調查發現,滾石撞擊致民房山牆現3至3.5米長裂縫,直徑50釐米樹木被攔腰折斷,足見崩塌破壞力。應急小組採用“人工敲擊+目視測量”方式,對坡體岩石逐一檢測裂隙、分析產狀,精準標記危巖位置。同時,持續監測山體,確保隱患無遺漏。

勘查的同時,應急小組與當地自然資源局、鄉鎮政府及村委會建立協作機制。職能部門負責提供地質資料,鄉鎮幹部協助疏散羣衆,技術團隊評估風險。

應急小組同步推進防災科普工作。通過現場講解、微信羣推送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火燒山致巖鬆”“遇滾石向兩側高地撤離”等防災知識,並利用無人機制作三維影像納入報告公開,增強信息透明度。

此次應急工作體現了該隊地環分隊“勘查員-協調員-宣傳員”三重效能,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當地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和羣衆的認可。(吳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