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Hyper | 未來無界:榮耀摺疊屏進化論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2月20日,榮耀旗艦手機總經理李坤在微博上宣佈,榮耀將於今年上半年發佈新一代大摺疊屏手機。

目前,仍未知曉榮耀這款摺疊機型的產品名稱(坊間傳聞稱之爲Magic V4),但從李坤透露的核心信息點看,榮耀將繼續以“業內最輕薄”爲產品核心標籤,再結合新機型搭載的滿血版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標誌着榮耀將摺疊屏手機賽道一把拉進“性能與輕薄雙極限”的新階段。

就如同此前榮耀將整個摺疊屏手機產業推入主打“輕薄”那樣。

在這一宣言的背後,是榮耀自2023年7月12日Magic V2發佈以來,通過連續三代產品迭代建立的“輕薄霸權”——先後從定義“輕薄纔是(摺疊屏智能手機)第一生產力”,到挑戰直板機與摺疊屏機型的物理形態邊界,榮耀持續以系統性技術創新重構這塊高端細分市場的遊戲規則。

“耀式”摺疊機創新範式

榮耀的輕薄化路徑絕非簡單的參數競賽,而是基於底層技術架構的顛覆性重構,堪稱“耀式”創新範式。

要將智能手機的機身做薄,首先要解決材料問題。

自Magic V2起,榮耀即將航天級鎂合金、自研盾構鋼、鈦合金3D打印鉸鏈等尖端材料引入消費電子領域;Magic V3的材料迭代成了強度達5800MPa的航天特種纖維。這種材質能將機身減薄27%,但機身強度卻還提升了150%。

榮耀Magic V3機身強度之高,能實現在任何角度下的“不經意”“摔機”,都能毫髮無損。

其次,必須推動結構工程創新。榮耀摺疊屏手機採用的鉸鏈系統,擁有持續進化能力。

Magic V2的鈦合金鉸鏈將軸蓋寬度縮減至2.84mm,支撐50萬次摺疊;Magic V3的“魯班架構”整合114種微型結構,使閉合態厚度壓至9.2mm,重量僅226g,甚至低於部分直板旗艦。

第三,要去實現能源密度躍遷。

首發於榮耀Magic 5系列機型的青海湖電池技術,歷經多次升級迭代,Magic V3搭載採用硅碳負極材料的第三代青海湖電池,使電池平均厚度降至2.6mm(Type-C接口的物理厚度尺寸僅2.5mm),爲苛刻的機身極致輕薄創造了必要條件。

縱覽榮耀摺疊屏機型的量產研發之路,可以畫出一幅“從破界者到定義者”的進化圖譜。

2023年7月12日,榮耀發佈Magic V2,“出道即巔峰”,實現顛覆性破局,在全球範圍內成功開啓摺疊機的“毫米時代”。

作爲榮耀摺疊屏技術路線的轉折點,Magic V2以9.9mm閉合厚度和231g重量,首次讓摺疊屏手感逼近直板機,其開創性價值意義遠超參數本身。

從技術角度看,Magic V2完成了範式轉移:首創“全面重構”方法論,從器件定製化(如超薄VC散熱模組)到系統級整合(如射頻增強芯片),奠定後續技術迭代基礎。

從此,榮耀以一己之力,將摺疊屏智能手機從細分市場推向主流旗艦的競爭戰場。

Magic V2的市場接受度如何?

IDC和Counterpoint在2023年10月發佈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均顯示,Magic V2在2023年三季度,登頂中國市場摺疊屏(大折)單品銷量冠軍,推動中國摺疊屏市場滲透率突破1.5%。

2024年7月12日,榮耀發佈Magic V3,一舉打破摺疊機與直板旗艦機型的物理邊界。在Magic V2的基礎上,Magic V3實現閉合厚度9.2mm、展開態4.35mm的行業新紀錄。

對手:技術想象邊界

那麼,接下來的Magic V4(目前仍非官方正式名稱)會有哪些新突破?

李坤說,“榮耀新一代折看機仍會保持輕薄形態的業內第一,同時會搭載滿血版芯片,不閹割”。

由此推測,榮耀Magic V4必然搭載驍龍8至尊版5G SoC移動平臺,同時會用上第四代青海湖電池與新型散熱架構,目的是減重,從而使本代摺疊機兼具“性能與輕薄雙極限”特性。

Magic V4的機身材料大概率也會再次進化,納米碳纖維和液態金屬等新材料可能首次商用,這將進一步降低機身重量,並同步提升機身強度。

性能層面,榮耀剛剛在業內率先完成的在端側接入DeepSeek大模型,其平臺級AI能力必然也不會缺席。

事實上,榮耀從參與摺疊機賽道,並持續引領這個高端市場的細分方向至今,除了爲C端用戶持續創造價值之外,也在快速推升中國高端智能手機產業的整體能力。

榮耀高端旗艦採取的技術路線,其底層邏輯與商業價值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首先,榮耀秉承了用戶痛點驅動的創新哲學。

榮耀看不上“爲創新而創新”的炫技思維,持續連擊摺疊屏手機的三大核心痛點:整機厚重、屏幕和機身可靠性,以及應用和體驗的生態隔離。

通過“材料-結構-電池”三重減薄,榮耀成功將摺疊屏手機的機身重量,從早期300g+降至229g,機身厚度進入“9mm時代”。

榮耀以50萬次的摺疊壽命、IPX8防水等指標,消除了C端用戶對摺疊機“嬌弱且昂貴”的疑慮。

在更重要的應用體驗層面,榮耀MagicOS與AI全場景實現高度協同,解決應用適配與大屏效率的匹配難題。

其次,在高端市場確立“破壁效應”。

榮耀在摺疊屏系列機型展現的持續高強度創新能力,本質上是對蘋果構築的高端壁壘的“側翼突圍”。

同時,榮耀“撕掉”了摺疊機昂貴標籤,Magic V2起售價8999元,直接切入iPhone Pro Max價位段,而榮耀摺疊機在解決了厚重感、可靠性和生態割裂等問題之後的差異化體驗,也極爲突出。

榮耀始自Magic V2以及隨後的Magic V3和Magic V Purse三代產品對“輕薄纔是第一生產力”的多次強調,成功完成了用戶心智的初步佔領,同時引發了行業跟隨。

在產業鏈層面,榮耀對摺疊機的技術突破,深度拉動了產業鏈升級。

比如上游材料商,鈦合金、稀土鎂合金等需求激增,帶動寶鈦股份、立中集團等企業擴產;設備製造商的3D打印、納米注塑等精密加工技術滲透率提升,推升中國精密製造升級;與京東方等生態合作伙伴做聯合研發,推出的“綠洲護眼屏”,帶動了國產OLED的技術迭代。

回望榮耀摺疊屏機型的創新之路,不難預判,摺疊機的終局是實現“無界”:從Magic V2的破界、Magic V3的越界,到2025新品的再定義,榮耀的摺疊屏進化史,本質是一場“消滅摺疊屏”的革命。

當摺疊屏與直板機的體驗邊界徹底消融時,智能手機將進入形態自由的“無界時代”。

在這場技術長跑中,榮耀已憑藉體系化創新奪得領跑位;而榮耀真正的對手,實際上是自己的技術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