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蘭多斯:AI能讓電影更好看
網飛共同執行長薩蘭多斯 圖/美聯社
網飛共同執行長薩蘭多斯 小檔案
全球娛樂產業快速變革下,人工智慧(AI)成爲各界爭相投入的新技術。網飛(Netflix)共同執行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日前在公司第一季財報發表會上特別分享他對AI的看法。他認爲,AI應用在電影製作不只能節省成本,還能製作出「更好看」的電影。
今年第一季網飛營收年增13%至105億美元,獲利暴增25.2%,皆超乎華爾街預期。薩蘭多斯在會中表示:「我讀到卡麥隆(James Cameron)關於AI讓電影成本減半的報導,但我堅信比起讓電影成本減少50%,若AI能讓電影品質提升10%,將創造更大商機。」
他表示,當前網飛的創作團隊已在使用各種AI工具,從場景參考、前期視覺預覽(pre-vis)、特效片段準備到拍攝規劃,這些新技術,正一步步改良內容製作流程。
薩蘭多斯強調AI技術不僅是降低製作成本的工具,更能讓原本只屬於大製作、大預算電影的高端視覺特效普及到中小型製作。他以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2019年電影《愛爾蘭人》爲例,當時製作團隊爲了讓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與喬·佩西(Joe Pesci)等演員看起來年輕數十歲,使用了昂貴的減齡特效,但過程遭遇許多技術瓶頸與拍攝上的不便。
薩蘭多斯表示:「如果今天重拍一次《愛爾蘭人》,AI技術只需一小部分預算就能完成,且效果還更好。」《愛爾蘭人》攝影師普列託(Rodrigo Prieto)後來執導的電影《佩德羅·巴拉莫》(Pedro Paramo),便運用AI工具進行減齡特效,成本只有《愛爾蘭人》的幾分之幾。
IndieWire網站引述消息報導,《佩德羅·巴拉莫》採用視覺特效公司MARZ(Monsters Aliens Robots Zombies)開發的「Vanity AI」技術。這項工具也曾運用在《蜘蛛人:無家日》、《怪奇物語》第四季等知名影視作品中,不僅提升特效品質還縮短製作時間。
薩蘭多斯強調,AI的角色並不是要取代創作者,而是成爲創作過程中的有力助手。他認爲透過AI的輔助,藝術家能更快速完成製作過程中技術繁瑣的部分,將精力專注於故事情節與創意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