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青少年就業率崩跌!臺中3年驟降27% 輔導機制挨批失靈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等人14日指出,臺中15至18歲特定對象青少年的就業率,短短3年由77%下降至50%,就業輔導機制正瀕臨崩潰。(陳俞融提供)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14日指出,臺中中低收入戶、家暴被害人、更生少年及「雙未」(未就學未就業)等15至18歲特定對象青少年的就業率,短短3年由77%下降至50%,弱勢青少年的就業輔導機制正瀕臨崩潰。副市長賴淑惠承諾,將改用「3個月穩定就業率」等實際指標來評估,並整合各相關機關,落實橫向資源協助。
市議會14日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蕭隆澤、張芬鬱、陳雅惠、謝家宜表示,弱勢青少年的就業輔導機制正瀕臨崩潰,要求市府拿出有效對策,不能持續無視弱勢青年困境。
陳俞融指出,臺中市針對中低收入戶、家暴被害人、更生少年及「雙未」(未就學未就業)等15至18歲特定對象青少年的就業率,從2022年77.61%,到2023年64.29%,再到2024年慘跌至50.72%,短短3年雪崩式下滑,這是數百位青少年被社會安全網漏接警訊。
陳俞融表示,勞工局雖辦理「青春逗陣行就業促進計劃」,但其核心績效指標「連續就業滿3個月」人數,2023年目標10人僅達成7人,2024年目標11人僅達成9人,連續兩年未達標。更諷刺的是,教育局轉介給勞工局的中途離校學生數,從2022年48人,逐年下降至2024年19人,跨局處轉介機制失靈,連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找不到。要求盧市府成立跨局處的專案小組,徹底檢討現行的輔導與轉介流程。
議員陳雅惠批評,市府雖宣稱青年失業率創新低,實際上多數弱勢青年仍難找到穩定工作,建議應從基層職訓與企業誘因着手,否則補助再多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議員陳淑華說,現今年輕人對工作的觀念、認知,有非常大的改變,人與工作媒合更困難,傳統作法要升級,臺中薪資在六都連年墊底,市府要有提振作爲。
副市長賴淑惠允諾,會改善相關局處用「辦理場次」、「參與人次」等作爲服務指標的作法,改用「3個月穩定就業率」等實際指標來評估,並整合各相關機關,落實橫向資源協助。
勞工局長林淑媛迴應,將強化弱勢青年職涯諮詢、職場體驗,改善其職涯目標不明確問題,並透過實作、陪同面試等機制,強化求職信心,也會搭配就業獎勵如職場學習再適應計劃、青年就業獎勵計劃,持續改善弱勢青年就業困境。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