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綠白和解」要先放柯?前扁辦主任:9月延押庭是關鍵

大罷免全軍覆沒後,綠營政治壓力陡增。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8日指出,民進黨若想在政治上「舒壓解套」,甚至爲2026、2028鋪路,不排除在9月柯文哲延押庭時,選擇「政治性釋放」柯文哲。(中時資料照)

大罷免全軍覆沒後,綠營政治壓力陡增。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8日指出,民進黨若想在政治上「舒壓解套」,甚至爲2026、2028鋪路,不排除在9月柯文哲延押庭時,選擇「政治性釋放」柯文哲,以此修補與民衆黨之間已近決裂的關係。

陳淞山28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2014年馬英九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也曾在政治壓力下釋放陳水扁保外就醫,這種「政治交換」並非首次。如今民進黨面對大罷免失利、民調下滑,加上藍白陣營已在地方整合成型,若不釋出修補白綠關係的訊號,將難以突破四成選票天花板。

民衆黨不分區立委陳昭姿日前在臉書列出三項「修補條件」:公平對待柯文哲、接受國會改革三讀結果、通過《代孕法案》。陳淞山指出,這些條件顯示民衆黨已願意釋出訊號,但前提是柯文哲的羈押狀態須有改變。若民進黨真願意合作,9月就是關鍵時間點。

從大罷免的選票結構來看,陳淞山認爲此次投票率達到56%已接近六都選舉水準,代表民意基礎不容忽視。他直言:「民進黨的選民結構就是4比6,與2024總統大選如出一轍。」在這樣的板塊下,藍白合作將是未來地方與中央選戰的常態,民進黨若持續孤軍作戰,難有勝算。

他進一步分析,民衆黨與國民黨在地方如新竹、宜蘭、南部部分縣市已有合作空間,甚至可能推出聯合候選人,共組小型聯合「內閣」。若這樣的合作在2026成型,對2028總統大選將形成直接衝擊。目前外界已傳出「盧昌配」呼聲,顯示黃國昌未必堅持選正,爲整合預留空間。

至於綠白爲何走到今日地步?陳淞山點出關鍵在於民進黨在本屆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時,逼藍白站在同一陣線,關係徹底決裂。如今若想回頭,恐怕只能從「放柯」做起,否則合作將只停留在空談。

值得注意的是,陳淞山指出,目前針對柯文哲的證據多屬輕罪,政治意涵遠大於司法嚴重性。雖然延押已裁定延長兩個月,但9月延押庭將成政治觀察風向球。他預測:「若民進黨真的要修補關係,那麼9月就會讓他出來。」

此外,民衆黨支持者在此次罷免中也展現高度動員力。陳淞山認爲,有九成的民衆黨選票流向國民黨,只有一成可能給民進黨,顯示民進黨爭取中間選民與白營支持的策略全面失敗。若想破局,必須從體制與人事兩端着手,而柯文哲的羈押狀態正是「能不能翻轉民意」的第一步。

最後,陳淞山提醒,若柯文哲順利解除羈押,他與黃國昌兩人將構成民衆黨雙核心領導。未來在戰略走向上是否會再現「柯搞平衡、黃打對抗」的內部張力,將成爲民衆黨能否穩住第三勢力的關鍵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