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抗中保臺」罷藍委策略成功? 前扁辦主任解讀最新民調打臉了

圖爲民進黨團28日佔據議場主席臺,讓議事停擺一整天,直至晚間6點多綠營立委集合在議場中,多位藍委則拿着一階達罷免門檻的民進黨立委看板,雙方各自呼口號叫陣。(資料照/鄧博仁攝)

大罷免全臺遍地開花,目前已有35名泛藍立委、8名綠委進入二階連署。前扁辦主任、專欄作家陳淞山今(31日)撰文分析,賴清德總統與民進黨爲了翻轉目前的政治局勢,正加大力度掌控新聞輿論的優勢力量與地方組織動員的宣傳戰;而賴總統民調雖上漲,也不代表民衆支持以「抗中保臺爲由」罷免藍委。

陳淞山在《美麗島電子報》專欄評論指出,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3月國政民調結果顯示,顯然賴清德政府與民進黨最近的大罷免行動與抗中保臺政治操作「策略運用」相當成功,大幅拉昇民調聲勢,同時也轉移了臺積電增加對美投資的政治疑慮及殺傷力。

然而,民調大幅躍升的賴清德政府與民進黨,是否等同於大罷免藍委的行動就會成功?陳淞山直言,「來似乎未必就是如此」,有50.5%的人不認同卓榮泰院長所指在野黨刪總預算是要擴大民衆不安讓社會更分裂,僅35.8%表示認同;有54.3%的人不能接受民進黨要藉立委大罷免達到完全執政,僅有38.3%能接受。顯然,臺灣多數民衆是認同賴總統的政治作爲,但未必支持用抗中保臺的政治操作來大罷免藍委,甚至導致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結果,而且也不認同在野黨刪預算是要讓社會更分裂。

陳淞山總結,賴總統與民進黨爲了翻轉目前的政治局勢,正全面加大力度掌控新聞輿論的優勢力量與地方組織動員的下鄉宣傳戰主動權,而國民黨軟弱無力地以罷制罷、公投反罷抗衡力道,恐怕最後可能不死也只剩下半條命,加上民進黨已經把大罷免當成2026年地方選舉黨內初選的政治動員在打組織宣傳戰,國民黨人還在爲了黨內領導權與黨主席之爭在各懷鬼胎,其立委也都「隨人顧性命」,這場政治戰役早已未戰先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