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資管溝通會曝光:中國債市將是全球資本“吸金池”

8月12日,瑞銀資產管理亞洲固定收益組合主管桂林現身一場溝通會,對中國債券市場的前景進行展望。

資事堂注意到:作爲瑞銀買方的負責人,桂林強調中國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場已迅速發展成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但許多國際投資者至今尚未充分認識到這一事實。

他進一步強調,中國債券市場的低相關性和低波動性,是其備受國際投資者青睞的核心理由之一,“中國債券市場龐大且開放的特點,使其成爲非美元資產配置的重要候選市場。”

瑞銀針對多國央行客戶的最新調研顯示,許多國家央行今年持續增持人民幣和歐元資產,進一步印證了全球範圍內對非美元資產配置的趨勢正在深化。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人民幣債券,已經成爲國際投資者優先考慮的配置品種。

人民幣債券市場躍居全球第二位

多年來,我們觀察到,儘管中國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場已迅速發展成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僅次於美國,但許多國際投資者至今尚未充分認識到這一事實。如此龐大的債券市場規模,正是中國經濟龐大體量的重要體現。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這一市場無疑是極具戰略意義和配置價值的重要資產類別。

過去十年間,中國債券市場保持了極快的增長速度。市場規模從十年前不到10萬億元人民幣,迅速擴大至如今約25萬億元人民幣,增速與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緊密相連,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和廣闊的成長空間。

人民幣債券市場主要由兩大板塊構成:利率債和信用債。數據顯示,利率債佔據人民幣債券市場約三分之二的份額,信用債約佔三分之一,構成了當前市場的主要格局。

近幾年,境內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力度持續加大。自2016年“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渠道開放以來,外資投資渠道便利化不斷推進,隨後“債券通”等新渠道陸續啓用,投資額度限制逐步取消,令國際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更爲便捷和靈活。

另一個推動外資配置中國債券的重要因素,是中國債券被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包括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債券指數以及富時羅素世界國債指數。中國債券在這些指數中的權重從約6%逐步提升至接近10%,極大提升了人民幣債券在全球固定收益資產配置中的份額。

全球資本強化指數化配置中國債券

指數納入事件促使大量指數化投資者開始增加對中國債券的配置。數據顯示,2018年初外資持有中國債券規模約爲2000億美元,至2022年一度達到6000億美元,顯示出顯著的資產配置轉向。

這波外資增配背後,除指數納入外,也與當時全球宏觀環境相關。2019年至2021年期間,美國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引發市場對美國國債未來走勢的擔憂,中國債券收益率優勢明顯,成爲投資者規避風險、尋求收益的重要選擇。

從2024年起,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配置再次加速。美元資產信心受多重不確定性影響下降,部分投資者開始非美元資產配置,將資產轉向包括中國債券在內的非美元市場。

“中國債券市場龐大且開放的特點,使其成爲非美元資產配置的重要候選市場。”桂林如此強調。

外資配置中國債券進入新階段

回顧過去十五年,外資對中國債券的配置經歷了多個階段。早在2010至2013年,人民幣國際化初期,外資配置已有顯著提升,尤其是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點心債)興起之時。2018年以後,隨着境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加速及指數納入,外資配置進入快速增長期。

瑞銀作爲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的重要推動者,始終積極配合市場開放和國際需求,不斷深化投資經驗,尤其在歐洲和美國市場的推廣效果顯著。

此外,中國債券市場的低相關性和低波動性,是其備受國際投資者青睞的核心理由之一。數據顯示,中國債券與美國、英國、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家債券市場的相關性長期接近於零,甚至在某些時期呈現負相關。以2022至2023年爲例,美國加息週期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承壓;而中國債券因處於減息週期,債券價格表現強勁,兩者走勢明顯分化。

從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來看,配置低相關或負相關資產,有助於提升整體組合的風險調整後回報率,降低組合波動性。這使得中國債券成爲全球固定收益資產配置中極具吸引力的多元化工具。

中國債券長期保持低波動水平

在波動率方面,中國債券市場長期保持約2%的低波動水平,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市場6%至8%的波動區間。低波動性意味着市場回撤風險較小,這對於風險管理尤爲重要。

從過去五年的總回報表現看,中國境內人民幣債券市場不僅波動率低,而且持續實現正收益。

考慮匯率因素後,部分境外投資者未對衝人民幣匯率風險,中國債券市場仍表現優於美國債券市場,顯示出其投資價值和穩健性。

非美元資產配置

近年來,隨着全球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環境的複雜變化,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出現了疑慮。自今年以來,投資者紛紛尋求通過資產配置的多元化,降低對美元資產的依賴,向非美元資產轉移資金。

在這一背景下,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人民幣債券和股票,成爲自然且重要的配置方向。非美元資產配置的趨勢不僅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也爲人民幣債券市場及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升值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瑞銀針對多國央行客戶的最新調研顯示,許多國家央行今年持續增持人民幣和歐元資產,進一步印證了全球範圍內非美元的資產配置趨勢正在深化。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人民幣債券,已經成爲國際投資者優先考慮的配置品種。

人民幣債券市場作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不僅規模龐大、流動性良好,更在風險收益和資產配置角度極具吸引力。結合當前非美元資產配置的國際資本流動趨勢,外資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