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世界花園」失守 野生動物體內驚現高濃度微塑膠

瑞士日內瓦近年也面臨塑膠污染,從觀光區的日內瓦湖到野生動物 。記者曾原信/攝影

瑞士素有「世界公園」美譽,以潔淨環境與優美景觀聞名。但根據綠色和平瑞士分部最新報告顯示,即便在這個看似乾淨的國度,微塑膠仍無所不在,不僅存在空氣、飲水與食物中,也首次在野生動物的糞便中被驗出,包括鹿、鬆貂、狐狸與野豬等,都難以倖免塑膠污染,有些樣本濃度驚人。

綠色和平瑞士分部消費系統專家Joëlle Hérin說,瑞士雖以乾淨聞名,實際上微塑膠早已無所不在。根據瑞士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數據,每年約有15公噸微塑膠流入國內河流與湖泊,並累積53公噸於自然保護區洪泛平原。

爲進一步掌握生態影響,綠色和平委託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中央環境實驗室,於今年冬季在全國多地收集約 50 份野生哺乳動物糞便樣本,涵蓋獾、鹿、野兔、狼等14 個物種。分析發現,11份樣本檢出微塑膠,部分濃度驚人,像是瓦萊州與伯爾尼州野豬糞便每克含逾600個顆粒,瓦萊州貂糞便更檢出多達十種不同聚合物,顯示塑膠污染已滲透至野生動物食物鏈。

Joëlle Hérin表示,若要保護人類健康、社區與地球,並阻止塑膠污染擴散,世界各國領袖必須在日內瓦達成具雄心、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以大幅減少塑膠生產並淘汰一次性塑膠。

她指出,本屆塑膠公約談判現場有多達234名化石燃料與石化產業遊說者企圖阻撓議程,若公約未能納入減產、淘汰有問題產品與令人擔憂的化學物質,將註定成爲一份失敗的公約,並呼籲會員國堅定立場,共同解決塑膠危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