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丨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神話照進現實,賦予哪吒生命力
(原標題:銳評丨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神話照進現實,賦予哪吒生命力)
今年春節檔電影裡,《哪吒2》無疑是現象級作品。2月6日,《哪吒2》票房突破57.79億元,超過《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
小哪吒勝在哪裡?靠什麼贏得觀衆的心?
技術加持,把畫面做到極致。《哪吒2》全片2400多個鏡頭,其中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堪稱國產動畫“天花板”。每一處特效,甚至是飄動的植物、煙霧的擴散、植物受到衝擊後的擺動幅度等都經過物理模擬,只爲呈現最真實的動態效果。片中“虛空裂口”等場景,經過高精度粒子解算和動態渲染,讓觀衆彷彿置身仙界戰場,有觀衆感嘆:“結界破碎的瞬間,我下意識往後躲”。《哪吒2》用技術打磨畫面,給了觀衆身臨其境的體驗,也讓電影美學呈現到了極致。
文化支撐,讓神話照進現實。這部電影取自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哪吒鬧海”,電影主創團隊更有意將故事生長的土壤、中國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劇情和細節中。哪吒與龍宮三太子本是宿敵,影片卻讓二人由“混元珠”一分而來,呼應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學思想;龍王和李靖夫婦對孩子的愛,與儒家理念不謀而合,也讓春節觀影的一個個家庭老幼動容。電影裡,四大龍王設計參考了故宮龍紋樣、“天劫咒”的雷電交織中形成先天八卦陣圖,瞬間激活了觀衆的“中式審美”基因。
精神內核,賦予哪吒生命力。對比《哪吒1》,《哪吒2》中的人物角色的成長讓觀衆印象深刻。哪吒從上一部影片中的內心掙扎,走向思考自己的使命;敖丙從家族期待的纏繞中脫身,勇敢站出來對抗不公。從上一部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這一部的“小爺是魔,那又如何”“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哪吒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徑,不再苦苦掙扎於個人命運,而是以“守護蒼生”爲己任,展現出濃濃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熒幕前的觀衆正是受這種“不服輸”“不認命”的精神感染,願意用腳投票、用心推薦。
創作一部現象級的電影,秘訣在哪裡?“沒有捷徑,只有死磕”,這是《哪吒2》導演餃子給出的答案。互聯網時代,什麼都在加速,微短劇的火熱更給大熒幕帶來不小的衝擊。重壓之下,有的影視創作者寄希望於靠明星引流、靠營銷帶動票房的傳統路徑,短期看或許有效果,但只有好的電影才能營造現象級效果。從《長津湖》到《流浪地球》,從《你好,李煥英》到《哪吒2》,一個個觀衆認可的精品力作問世,都離不開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對傳統文化與歷史故事的挖掘,對熒幕的敬畏與對觀衆的尊重。
“難道你想改變這個世界?”“我想試試。” 當哪吒腳踏風火輪衝向下一個黎明,文化創作者也如同經歷涅槃之火,賦予中國英雄頑強的生命力。創作好的影視作品,沒有捷徑;要想過得了觀衆的火眼金睛,只有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