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總理坦承治國時用AI輔助 學者籲小心「選民沒有投票選出ChatGPT」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6月25日抵達荷蘭海牙參加北約峰會時,向媒體發表講話。法新社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近日坦承,自己在治國期間經常向人工智慧(AI)工具諮詢「第二意見」而遭到抨擊,有學者受訪時直言,選民「並未投票選出ChatGPT」。

衛報5日報導,克里斯特森向當地報章表示,自己使用ChatGPT和法國服務LeChat等工具,同僚們在日常工作中也會使用AI。他說:「我自己很常用,就算沒什麼別的理由,至少也會用來獲取第二意見,其他人怎麼做?我們該不該考慮完全相反的做法?這些就是我常問的問題。」

不過,有報紙發表社論,指責克里斯特森「中了寡頭們的AI狂熱」。克里斯特森的發言人塞繆爾森(Tom Samuelsson)隨後澄清,總理使用AI時並沒有冒險行事。他說:「當然,最終交給AI的不是安全敏感資訊,主要只是用來做粗略估算的參考。」

科技專家對政治人物以此方式使用AI工具表示擔憂。卡爾斯塔德大學(Karlstad University)電腦科學教授費舍-許布納(Simone Fischer-Hübner)受訪時表示,必須非常小心,並警告不要使用ChatGP處理敏感資訊。

烏梅奧大學(Umeå University)教授迪格農(Virginia Dignum)則表示,AI無法對政治理念提出有意義的看法,只是反映開發者的觀點,總理越依賴AI處理簡單事務,對系統過度自信的風險就越大。

她說:「這是滑坡效應(slippery slope) ,我們必須要求系統的可靠性得到保障,我們並沒有投票選出ChatGPT。」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