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收藏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返屏東 獅子鄉文物館10月特展

歷經3年跨國協作,典藏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17日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包含服飾、雕刻品、生活器具等。(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歷經3年跨國協作,典藏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17日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包含服飾、雕刻品、生活器具等。(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歷經3年跨國協作,典藏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17日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包含服飾、雕刻品、生活器具等。(獅子鄉公所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歷經3年跨國協作,典藏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17日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包含服飾、雕刻品、生活器具等。(獅子鄉公所提供/謝佳潾屏東傳真)

歷經3年跨國協作,典藏在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的48件百年南排灣文物17日正式返回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包含服飾、雕刻品、生活器具等,獅子鄉長朱宏恩感性道:「歡迎回家!」鄉公所也表示,將於10月推出特展,透過實體展出、導覽教育與影像紀錄,持續深化文物與當代部落之間的對話與共鳴。

「這48件都是vuvu過去所用的物件。」朱宏恩開心道,公所花了3年時間與瑞典館方聯繫並進行研調,去年更實地到瑞典與對方討論典藏文物的狀況、修復與展示方式等,經確認文物屬於南排灣族後,無不期待這些文物可以儘早回到家鄉部落,而今看到這些文物回到自己的土地,真的非常感人。

朱宏恩感性道,希望透過特展,讓族人與過去對話、讓年輕輩認識自己從哪裡來,進而珍視、一起努力復振自身文化,讓所有活在獅子鄉這塊土地的族人都感到有尊嚴。

48件文物在瑞典館方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師Sofia Lopushanskaya的陪伴下,踏上8950公里的旅程返鄉之旅,17日下午抵達獅子鄉,公所表示,這批返鄉文物包含雕刻品、頭飾、服飾與生活器具等,是20世紀初期外籍人士來臺期間蒐藏,之後典藏於瑞典。

公所進一步指出,將於10月舉行「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希望透過實體展出、導覽教育與影像紀錄,持續深化文物與當代部落之間對話與共鳴,而展期預計至年底,實際展期將視文物狀況進行最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