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件百年排灣文物 瑞典搭機返屏東縣獅子鄉

瑞典博物館典藏排灣族文物返回獅子鄉,鄉長朱宏恩(左)到機場迎接。圖/獅子鄉公所提供

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一批百年排灣族文物,經屏東縣獅子鄉公所歷時3年接洽,同意借展48件,獅子鄉長朱宏恩昨到機場迎接古文物返鄉,族人開心地說,「vuvu(祖先)終於回家了」。

將在獅子鄉公所展出的48件文物,爲1907年到1909年間外籍人士來臺期間蒐羅的頭飾、服飾、雕刻品與生活器具等。昨天文物運返獅子鄉,部落耆老齊聚相迎,在牧師禱告、青年跳樂舞慶祝後,鄉長朱宏恩剪掉封條把文物迎入文物館內,他說,「這是文化回家的開始,也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一次機會」。

3年前瑞典方希望臺灣協助釐清館內文物的來歷與脈絡,經臺大人類學系及臺灣博物館確認,應該來自屏東排灣族。獅子鄉公所獲知有排灣族文物流落瑞典,即向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表達借展意願。

鄉公所爲迎接這批文物返鄉,向文化部申請經費,派員到瑞典識別文物,返臺後更進行田野調查,據文物上的圖騰及工法溯源出處。由於年代久遠,有些文物已無法確認來自哪個部落或家族,少數則找到出處,其中有四人頭圖騰的文物即來自荷蘭時代南排灣大龜文王國的頭目鳩冷家族。

鄉公所10月初也將舉辦「Kicacepeliw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讓更多人一睹排灣族古文物丰采,也盼藉此辨識出尚未溯源成功的文物出處。

鄉公所也將聘請工藝師復刻文物,把失傳的工藝技法或圖騰找回來,延續族羣文化。

瑞典博物館典藏百年排灣族文物。圖/獅子鄉公所提供

瑞典博物館典藏百年排灣族文物。圖/獅子鄉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