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來義鄉部落神話躍然紙上!繪本特展重返排灣族傳奇

來義鄉長莊景星(左)、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館長高來成(右)邀請大家共同來了解排灣族神話傳說與文化。(羅琦文攝)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進行田野調查,訪談13位耆老,由耆老口述部落傳說,從中選出11則神話、傳說故事、家族的由來,編繪成繪本,今(19)日舉辦「從前從前.milimilingan─屏東縣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特展」,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延伸背後的文化意涵,也讓部落裡的下一代能更能記得故事的緣由與意義。

開幕典禮由來義鄉長莊景星、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館長高來成,以及多位地代表、耆老與族人共同揭開序幕,在來義鄉幼兒園小朋友以族語演唱傳統歌謠後,特別由望嘉部落耆老陳花心講述傳說故事「巴里的紅眼睛」;繪本創作者娥葛絲也分享作品「我的名字」。

「從前從前.milimilingan─屏東縣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特展」19日揭幕。(羅琦文攝)

來義鄉望嘉部落耆老陳花心在「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特展」中,講述傳說故事「巴里的紅眼睛」這個故事也被收錄繪本之中。(羅琦文攝)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策展員陳美君解說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繪本。(羅琦文攝)

「從前從前.milimilingan─屏東縣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特展」以繪本展示及沈浸式展覽體驗,感受排灣族祖先的智慧與生命哲學。(羅琦文攝)

繪本創作者娥葛絲在「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特展」分享作品「我的名字」。(羅琦文攝)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策展員陳美君表示,部落神話、傳說故事是由祖先口述傳襲下來,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這個族羣的意識型態,並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世代傳承,這些故事不只是童年回憶,更蘊含祖先的智慧與文化精神。

陳美君說,透過「來義鄉部落神話故事採集─田野調查執行計劃」,由部落長者口述的珍貴神話與傳說,回溯文化的根源,希望能擷取鄉內各個部落流傳的神話、傳說故事,在時代的變遷下,得以保留部落各年代的故事,並將田野調查成果,編繪成部落神話與故事傳說的繪本,將排灣族祖先的傳統知識、智慧及族羣生活樣貌,能完整呈現。

陳美君指出,例如繪本中「culisi(祖瀝淅)的歌聲,就在描述排灣族最早歌聲的由來,是一位排灣族女性聽到瀑布被風吹落的聲音,愈聽愈着迷,於是模仿「祖瀝淅(瀑布的聲音)」,排灣族最初的歌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又如來義8個部落中大後部落地名的由來,是一位名叫撒揪谷揪谷的人,來到一個都是竹子林的地方而形成部落;這次特展的主視覺「巨石vuvu」,也在描述名爲佳馬嘉岸的家族,爲尋找更好的居住地,遇到一個名叫巨石vuvu的通靈巨石,帶領族人落腳吉沙巴迪亞,形成現在來義鄉白鷺部落,而族人每年在12月底古道祭的時候,還會祭祀巨石vuvu。

陳美君說,未來也期許能記載更多來義鄉內各部落不同的神話傳說故事,並重新將繪本二刷加註注音與族語,使繪本在閱讀上更符合各個年齡層與多元化。

特展以來義鄉部落神話傳說故事集爲主軸,展示及沈浸式展覽體驗,感受排灣族祖先的智慧與生命哲學,還有互動學習區,讓展出更具趣味性,展期自2月19日至 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