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出血可能是警訊!45歲婦竟罹良性乳管內乳突瘤

大千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以涵表示,乳管內乳突瘤雖爲良性腫瘤,但若有非典型增生時,會提高罹患乳癌的機率。(大千醫院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45歲的黃女士約1年前開始出現左乳頭斷斷續續出血,但因無硬塊及疼痛感未多加留意,直到3個月前左乳暈下方開始腫脹且疼痛加劇,檢查發現患有良性乳管內乳突瘤,經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

大千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以涵表示,乳管內乳突瘤是乳房乳管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0至50歲的女性,發生率約2至3%。其主要症狀爲乳頭血狀分泌物,部分患者會伴隨乳房疼痛或可觸及腫塊。

黃女士的症狀起初僅爲乳頭斷續出血,無明顯腫塊或疼痛,直到左乳暈下方出現約7x6公分的腫瘤並引發疼痛,醫師檢查發現腫瘤壓迫導致乳頭歪斜變形,並有血狀分泌物滲出。超音波檢查顯示爲囊狀腫瘤,內含多個乳突狀突起,診斷爲乳管內乳突瘤。由於腫瘤體積較大且影響外觀,黃女士接受完整切除手術並同步進行乳頭乳暈微整型手術,病理報告證實爲良性。

黃女士經檢查發現,左側乳房有一腫瘤(紅圈處),導致乳頭歪斜變形。(大千醫院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陳以涵醫師提醒,女性朋友要重視乳房自我檢查與定期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異常。(大千醫院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乳管內乳突瘤可分爲單一性與多發性兩種,約90%爲單一性,多表現爲乳頭血狀分泌,腫瘤體積通常小於1公分,檢查時較難被觸診或影像偵測,需藉由乳管攝影協助定位。多發性乳突瘤則較少出現血狀分泌,影像學上可能發現乳管不規則擴張或鈣化點。

醫師陳以涵提醒,雖然乳管內乳突瘤屬良性,但若伴隨非典型增生,未來罹患乳癌風險將提高4至5倍。臨牀上建議一旦疑似乳突瘤應積極手術切除,解除症狀並確認病理狀態,尤其多發性患者術後需定期追蹤檢查。

此外,乳管內乳突瘤的確切成因尚不明朗,醫師呼籲女性朋友應重視乳房自我檢查及定期乳房健康檢查,若發現乳頭異常出血、疼痛或腫塊,應及早就醫診治,確保乳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