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出具備成功體質的企業?1圖搞懂「附加價值分析法」找出潛力股

示意圖/ingimage

一定要切記,千萬不能因爲「現在是買點」就慌張地買入沒有潛力的公司之股票。在高度成長期,任何企業都有一定的成長表現;但進入成熟經濟後,會區分出有成長性和已經過時的公司。

有成長性的公司會轉換經營角度,若能徹底降低成本,更有助於打造成功體質。

邁入成熟經濟後,市場需求變得遲緩。企業一定要徹底降低固定成本,保留資金彈性。雖然這一點很難做到,但做得到的企業可以延攬其他失敗同業的人才,收購技術或設備,讓自己愈來愈強大。長期投資策略的重點就是找出這類企業。

本文出自《超越牛熊的獲利策略》

附加價值包括「經常利益」與「開支」等兩個部分。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產生的利益(經常利益),與花錢回饋社會的金額(開支)加總起來,就能看出「企業在這一年內創造多少財富(附加價值)」。

最適合長期投資的企業是過去3到5年的附加價值持續擴大,但開支比率逐漸減少。

開支包括人事費、租賃費、折舊費、支出利息、事業所得稅、稅捐與公課等。開支減少就代表利益在附加價值額的比例變多,請立刻買進這樣的企業。

從社會角度來看,企業擴大附加價值是最大的存在理由。不僅如此,若能減少開支,報酬率就會相對提高。

簡單來說,附加價值的組成變化展現出「經營意志與執行力」的強度,只要好好解讀,就能找到體質良好又具有成長潛力的企業。

附加價值分析法執行起來很費勁,必須從企業的有價證券報告書(可在日本金融廳、證券交易所、網路閱覽)中,依照年度找出開支部分(人事費、租賃費、折舊費、支出利息、事業所得稅、稅捐與公課等)並記錄下來。此外,還要記錄經常利益。

建議至少要看5 年,最好看超過10 年的報告書,找出理想企業的附加價值、開支與利益,分析20到30家公司。最後從中篩選出附加價值每年增加、開支明顯減少的企業並買進股票,接着透過長期投資策略創造卓越獲利績效。

(本文出自《超越牛熊的獲利策略》作者:澤上篤人 譯者:遊韻馨)

編輯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