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專家: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記者袁秀麗)8月28日,在城市競爭力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5年夏季論壇上,與會專家和學者深入研究和探討中國和全球城市的演進邏輯和發展趨勢,並且提出,城市更新是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時期的必然選擇,城市更新已經上升到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
時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7月中旬在京召開。8月2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正式公佈,以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其中明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爲主的階段。
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看來,城市更新是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時期的必然選擇。城市工作會議很重要的指向就是從萬馬奔騰的快速發展轉入到內涵式發展的階段,此次提出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就是以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推動中國城鎮化,包括城市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其實更多的是要練內功。
“現在提到城市更新似乎指的是老舊小區的改造、歷史街區更新,實際上,城市更新是系統性的工作,是需要中長期、長期謀劃的大戰略。”王凱說,城市進入轉折時期之後,通過城市更新推動城市在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六個方面發展,是下一階段提高城市發展能力很重要的方面。
王凱提到,下一個十年到二十年,城市更新是一條主線,通過更新來實現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低碳的要求。城市更新要結合城市的實際,要精細化地做很多事情。另外,城市更新一定要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的作用,才能把城市更新這件事情持久推進下去。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高國力表示,城市更新已經上升到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大量的存量空間、存量資源、存量資產需要盤活、整合、利用、提質和增效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期,一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通過原有的存量空間和資源撬動社會資本,探索構建可持續運轉的投融資的模式,是非常核心和關鍵的。其目的是讓原來相對低效、閒置的資源煥發活力,爲城市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在資源資產盤活過程中,要高度緊盯新業態、新場景和新模式的需求,才能夠爲新經濟的發展預留空間,預留資源和資產支撐。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