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資車廠陷苦戰 東風本田廣州發動機廠產能擬減半
大陸本土新能源汽車廠強勢崛起後,讓曾經叱吒中國車市多年的日資車廠節節敗退。(路透)
大陸汽車市場近年競爭持續加劇,日本車企因而陷入苦戰。日本共同社報導指,日本知名車企品牌本田(Honda)在大陸的銷量持續低迷,將加速優化生產體制,計劃削減本田與東風汽車合資企業廣州發動機工廠的一半產能,相當於其在大陸銷售燃油車部分的三成。
共同社表示,本田與東風汽車合資企業爲東風本田發動機,其廣州工廠的2條生產線將在3月底減至1條,發動機組裝能力原本爲每年52萬輛,將減少五成。另,日經中文網則指,在大陸市場,本田也於1月停止了廣汽本田旗下三家汽油動力汽車工廠之一的生產,該工廠過去每年生產24萬輛汽車。此前,廣汽本田已經關閉一家工廠。
據瞭解,本田在全球年產能接近500萬輛。自1990年代以來,本田一直在大陸增加生產投資。目前,大陸已成爲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產能超過美國。目前,本田在中國擁有總計149萬輛的燃油車產能,其中南北本田各自擁有72萬輛和77萬輛的年產能。然而,近年來本田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一直維持在約100萬輛的水準,這導致大約50萬輛的產能過剩。
本田繼2020年達到162.7萬輛的銷量巔峰後,其在大陸市場的銷量已連三年走跌。具體來看,2021年至2023年的銷量分別爲156.15萬輛、137.31萬輛和123.42萬輛,年減分別爲4.0%、12.07%和10.12%。2024年,本田在大陸銷售85萬輛汽車,較上年又下降約30%,是其9年來首次跌破100萬輛。
在此同時,大陸車廠在純電動汽車(EV)的發展勢頭迅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5年大陸新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佔比接近50%。比亞迪等大陸車企表現強勁。作爲燃油車的領先生產商,本田爲生存下去,正推進向純電動汽車轉型,將加快結構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本田還在大陸新建了24萬輛新能源車產能,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的電動車專屬工廠各自具備12萬輛的年標準產能。2024年,本田在湖北省武漢市的第一家純電動汽車專用工廠投產。在廣州市也啓用專用工廠,確保每年24萬輛的純電動汽車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