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府估南海海槽大地震 釀29.8萬人死 鉅額經濟損失曝光

日本政府今天發佈南海海槽大地震的災情預估。圖爲引發海嘯的311大地震災區。(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政府今天(31日)公佈專家會議的推估,一旦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的話,在最壞的情況下,將導致29萬8千人直接死亡,235萬棟建築物完全摧毀或燒燬。跟約10年前的推估數據相比,損傷情況只減少一點,代表日本政府的減災目標未大幅達標。

綜合日媒報導,今天公佈最新損失估計,預測如果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將導致多達29萬8千人死亡。上回2012年的預估將有32萬3千人死亡,儘管日本官方採取防災對策,努力減少損失,但死亡人數減少幅度僅10%。而且,重新審視地形資料,發現淹水面積擴大。必須疏散人數從先前最多的950萬人增加到123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10%。

南海海槽大地震是指,從靜岡縣海岸的駿河灣延伸到宮崎縣海岸的日向灘,在這段海溝狀海底地形可能發生的大地震。日本政府的地震研究委員會預測,這個區域在30年內發生地震的機率約爲80%。2024年8月,日向灘發生規模7.1地震,日本氣象廳首次發佈大地震警示,呼籲民衆提防南海海槽地震。

日本專家推估如果地震震度在6級以上,31個都道府縣764個市町村將受3公尺以上海嘯襲擊。經濟損失最高將高達270兆日圓(約新臺幣60.2兆元),高於先前預估的214兆日圓(約新臺幣47.7兆元)。由於有抗震住房和其他對策,預估完全摧毀或燒燬的建築物數量將略爲減少,最多爲235萬棟。

日本政府根據先前的預測,制定在2014年推動對策基本計劃。儘管官方承諾將死亡人數減少約80%,但最新的推估離此一目標還很遠,需要大幅重新審視疏散措施和基礎建設。

由於南海海槽每隔約100年至150年都會反覆發生規模8的大地震,日本政府推估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8至9大地震的機率定爲約80%,因應此問題的對策顯得高度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