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攜手學研十年有成 開創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新里程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轉型之際,日月光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並深化與學界的技術合作。適逢自動化技術研究邁入第十年,日月光於9月26日舉辦「第十屆自動化專案成果發表會」。活動除發表本屆11項專案成果,更回顧日月光十年來在自動化技術研究的豐碩成果,展現其在智慧製造、永續發展、資訊安全及先進封裝等領域的創新,並強調在提升生產效率、精進製程品質和人才培育的努力。會中亦頒發貢獻卓越獎,感謝學界投入研究,加速日月光邁向數位轉型與智能化生產。
高雄大學教授施明昌(前排左起)、日月光助理副總陳俊銘、成大名譽講座教授林光隆、日月光副總李政傑、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日月光副總李叔霞、中山大學產學長許聖彥,與此次活動參與者一同合影。 日月光/提供。
今年邀請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成功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林光隆、高雄大學教授施明昌等多位學界代表,以及日月光李政傑副總等人與會。自2015年起,日月光便積極推動智慧工廠建設,結合自動化技術、異質性機器設備整合以及微系統封裝三大策略,成功實現數位轉型。自2011年成立自動化委員會以來,多達700位自動化工程師的培育和68個產學技研專案的完成,爲企業贏得了世界經濟論壇的青睞,並獲選爲「燈塔工廠」,樹立了智慧製造的典範。
日月光高雄廠副總經理李政傑表示,技研合作迄今邁入十年,非常感謝中山大學、成功大學的支持與參與,尤其成功大學鄭芳田教授、中山大學張雲南教授與黃三益教授,從一開始便加入研究合作,日月光得以深化並整合先進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成爲數位轉型的重要推手。目前,已經有60%工廠轉爲自動化工廠,預計今年能達到66%。也特別感謝高雄大學施明昌教授,十年來培育自動化人才近600多人。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左起)、日月光副總經理李政傑、成功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林光隆。 日月光/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指出,十年來長期合作已成彼此默契,希望未來能跟日月光有更深的合作。成功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林光隆表示,十年來的合作可貴,對於AI領域的發展公司也是十分的有遠見。
2025年,日月光深化與多所大學合作,啓動11項智慧製造、永續發展及資訊安全前瞻專案。發表會展示多模態數據分析應用,整合文本、影像、語音數據以掌握輿情,並運用語音與圖像生成技術將複雜數據轉化爲直觀資訊,協助管理層快速決策、提升市場應變能力。
日月光智慧工廠專案團隊運用大數據和AI技術,持續監控產線設備並預警異常,確保產線穩定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安全。爲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日月光將綠色發展納入運營,藉自動化技術建立封裝產品碳足跡模型,自動計算元件碳排放,並協助客戶制定符合碳關稅政策的市場策略,推進低碳製程。
日月光亦運用AI強化學習建立智能派令系統,使自動搬運車於多站點間自主決策,優化生產效率。同時,建置員工瀏覽行爲風險管控流程,阻擋高風險網站,降低資料外泄與駭客入侵風險。
智慧安防方面,透過標示演算法和模擬技術精準分析場域,優化硬體布建,降低成本並消除盲區。程式碼品質控管上,利用大型語言模型與Python工具自動檢查規範,提升開發效率和交付品質。
此外,結合數位雙生技術監控AMR電池狀況,動態調整充電策略,延長電池壽命並提升能源效率。日月光高雄廠與學界合作推出「Security AI知識管理系統」,結合生成式AI和企業知識庫,使員工能以自然語言快速獲得精準答案,顯著提高工作效率與資料安全性。
日月光高雄廠副總經理李政傑表示,此次成果發表會不僅展現了日月光在智慧製造、資安及永續發展上的全方位進展,更彰顯了企業持續推動產學合作的決心。展望未來,日月光將繼續攜手學術界夥伴,致力於打造智慧工廠的標竿,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注入新的動能,推動整個產業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