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相高市想當柴契爾 但轉向學梅克爾

高市早苗廿一日成爲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日本「President」雜誌前總編輯小倉健一撰文指出,高市爲確保權力,背棄保守派信念,她想效仿「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如今可能轉向德國前首相梅克爾的務實路線,借鑑在野黨政策穩定政權。

高市長期以保守派「鐵娘子」形象示人,崇尚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強調參拜靖國神社等民族主義立場。但是日前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她以「外交考量」爲由放棄參拜,震驚支持者。小倉健一批評,這顯示高市爲登上首相寶座,向黨內自由派、日本維新會及中韓等鄰國妥協,淡化「保守之星」光環。

此舉與柴契爾的堅定信念相反,更似梅克爾的務實執政,梅克爾善於吸納對手政策,如最低工資、關閉核電廠削弱在野黨,換取十六年穩定政權。

自民黨在衆議院失去單獨過半地位,公明黨又退出執政聯盟,高市轉而與日本維新會及理念迥異的NHK黨結盟。她全盤接受維新會提出的「國會議員總席次削減」條件,無視自民黨內阻力,展現「梅克爾式」妥協。

小倉指出,高市將借鑑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的經濟政策,如減稅應對物價上漲,作爲未來數月施政重點,帶來短期經濟穩定,例如儘速追加預算。

不過,日本媒體表示,高市的自民黨支持者不太可能全盤接受維新會提出的要求,包括衆議院席位削減一成、兩年內暫停徵收百分之八的食品消費稅以及禁止企業政治捐款。這類政策上的衝突,可能很快就會考驗自民黨和維新會執政聯盟的穩定性。

高市會妥協,算是迫不得已。自民黨一黨獨大時代已結束,日本進入多黨政治時代,立命館大學教授上久保誠人說,高市會受到其執政聯盟交易性質的過度限制,「高市沒有展現真面目的空間,她能做的就是在每項政策上尋求合作」。

小倉健一說,柴契爾以信念促成改革卻分裂英國,梅克爾以妥協穩住德國卻招致批評,高市選擇後者,未來會是「改革者」或「投機政客」,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