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柴契爾 但學梅克爾:一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權力運作模式

10月20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會,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右)與維新會黨魁吉村洋文在記者會上握手。維新會確認將在21日召集的臨時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支持自民黨候選人高市早苗。新華社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21日在國會指名選舉中當選,成爲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日本《President》雜誌前總編輯小倉健一撰文批評,高市爲確保權力,背棄保守派信念,她不當「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轉向德國前首相梅克爾的務實路線,借鑑在野黨政策穩定政權,淪爲「投機政客」。

高市長期以保守派「鐵娘子」形象示人,崇尚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強調靖國神社參拜等民族主義立場。但在秋季例大祭前,她以「外交考量」放棄參拜靖國神社,震驚支持者。小倉健一批評,這顯示高市爲登首相寶座,向黨內自由派、日本維新會及中韓等鄰國妥協,淡化「保守之星」光環。此舉與柴契爾的堅定信念相反,更似梅克爾的務實執政,後者以吸納對手政策,如最低工資、去核削弱在野黨,換取16年穩定政權。

自民黨在衆議院失去單獨過半數,公明黨又退出執政聯盟,高市轉而與日本維新會及理念迥異的NHK黨結盟。她全盤接受維新的「國會議員總席次削減」條件,無視自民黨內阻力,展現「梅克爾式」妥協。小倉指出,高市將借鑑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的經濟政策,如減稅應對物價上漲,作爲未來數月施政重點,帶來短期經濟穩定,例如儘速追加預算。

小倉建議,投資者無需關注高市記者會,而應聚焦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的政策文件,這些將成爲高市「抄襲」的藍本,搶先佈局市場先機。

高市放棄「鐵鎧」,選擇無意識形態的靈活策略,短期或穩政權,長期卻恐陷停滯。柴契爾以信念促改革卻分裂英國,梅克爾以妥協穩德國卻招致無聊評價,高市選擇後者,未來是「改革者」或「投機政客」,仍待觀察。小倉結論,這場「無原則的政治鬧劇」已開幕,投資者應密切觀察在野黨動向,洞悉日本政經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