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核心 CPI 增幅 攀兩年新高 米價勁揚成為棘手議題
日本4月消費者物價漲勢加速。路透
日本4月消費者物價漲勢加速,反映能源和食物價格雙雙上漲,米價勁揚尤其是棘手議題,但通膨升溫是否給日本銀行(央行)進一步升息鋪路,尚不明朗。
總務省23日公佈,剔除生鮮食品但包含油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4月年增率達3.5%,高於3月的3.2%和Quick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3.4%,且爲兩年多來最大年增幅。
其中,能源價格躍漲9.3%,比3月的6.6%顯著升溫,主因是政府提供的油電補貼效應減退;執政黨正評估是否最快6月恢復補貼,並採取措施平易汽油價格。食物通膨仍揮之不去,米價漲幅超過98.4%,是1971年開始有資料可考以來最大漲幅。
國內通膨壓力揮之不去,加上海外不確定性增強,已給日銀決策官員帶來棘手的挑戰。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曾表示,央行進一步升息的立場不變,但會視經濟情況而定。他也表示,基礎通膨率目前仍高於2%的目標,要降回2%水準可能需要比預期更久的時間。
基於日本經濟展望籠罩一片迷霧,經濟學家對日銀下一次何時升息,並無明顯共識。一些專家甚至認爲,倘若貿易衝突愈演愈烈,日銀2025全年或許都不會提高利率。
日銀去年終結長達十年的貨幣寬鬆計劃,並於1月調高短期利率至0.5%。儘管央行已表明,準備進一步升息,但川普2.0關稅造成的經濟影響已使日銀決策複雜化,下回升息時點也因此混沌不明。
同日,新加坡統計部說,新加坡4月核心CPI年增率爲0.7%,比3月的0.5%加速,且高於彭博訪調分析師平均估計的0.5%,更是去年9月來首次回升,終結之前一連六個月下滑的走勢,主要受醫療保健、教育和食物價格上漲驅動。
新加坡上月整體通膨率持穩於0.9%,也高於分析師平均估計的0.8%。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央行)上月表示,貿易戰可能加重國內通膨減緩壓力,因爲全球需求減弱將壓抑大宗商品行情與製造品價格。星國大部分的基本物資仰賴進口。
物價壓力減輕,讓星國央行今年有兩度放寬貨幣政策的空間,以因應美國提高關稅導致新加坡經濟成長前景轉趨黯淡的衝擊。新加坡第1季成長數據雖優於預期,但政府22日警告,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風險已升高。
MAS每季檢討貨幣政策,下次訂於7月宣佈最新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