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測試「任務大師SP」、「THeMIS」 降人員執勤風險

陸自正對多種構型的「THeMIS」展開測試,驗證其效能是否符合需求。(取自陸自「X」帳號)

「任務大師SP」系列也是陸自UGV測試另一要角。(取自陸自「X」帳號)

「任務大師SP」可選用多種任務模組,具備優異的酬載彈性。(取自萊茵金屬「X」帳號)

「任務大師SP」搭配「路徑」自主系統,可獨力執行醫療後送等繁重任務。(取自萊茵金屬「X」帳號)

「THeMIS」已獲多國採用,展現其性能成熟可靠。圖爲參與愛沙尼亞演習的「THeMIS」。(取自米爾倫「X」帳號)

日本陸上自衛隊3日宣佈,已開始對萊茵金屬的「任務大師SP」(MissionMaster SP),以及米爾倫公司的「THeMIS」等無人地面載具(UGV)展開測試,希冀透過2款UGV性能特長,有效提升陸自防衛戰力和效率,並減少人員執勤風險。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陸自現正對多種構型的「任務大師SP」與「THeMIS」展開測試,藉此驗證2款UGV在不同任務下的效能,展現日本因應現代戰場環境變化,積極採納先進技術、提升作戰效率的建軍構想,並有望發揚無人載具特性,減少人員參與高風險或繁重後勤任務的需求,進而專注於作戰任務。

萊茵金屬的「任務大師」系列,系一款輪車構型的UGV,裝備有萊茵金屬的「路徑」自主套件(Path A-kit),可獨立執行各式任務,或隨同步兵和友軍作戰。而8輪構型的「任務大師SP」則是該系列中體積最小者,其採鋰電池與電動馬達作爲動力,擁有54公里的最大航程與最高時速40公里,在水面浮渡的最高時速則達6公里,並具備1噸的酬載能量,能選用情監偵、武裝、化生放核偵測、醫療後送、後勤運輸等任務模組,可有效協同步兵作戰或是負責前線運補任務。

而米爾倫公司的「THeMIS」則是一款採柴油、電力混合動力的履帶型UGV,最高運作時間長達15小時,雖然極速只有每小時20公里,但酬載最大可拓展至1.2噸,且履帶車輛擁有更優異的越野能力,並擁有武裝、工程、運輸、情監偵等不同構型可支援用戶所需。

陸自強調,對「任務大師SP」和「THeMIS」的測試,系其強化引進無人技術戰略的一環,尤其前者已獲多國採用及測試;後者更在烏克蘭部隊獲得寶貴實戰經驗,有望藉此協助陸自提升部隊現代化,減少人員傷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