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參院大選「日本人優先」黨看漲 小泉人氣恐難救自民黨
日本20日舉行參議員選舉,兼任自民黨總裁的日相石破茂(右二)於19日的黃金週末在東京街頭爲黨籍候選人武見敬三(左一)及鈴木大地(右一)站臺助選。(歐新社)
日本20日舉行參議員選舉,自民黨總裁兼日相石破茂民調低迷,該黨最常受邀助選的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但日本學者認爲,過去一年的「令和米騷動」在小泉進次郎的新政策下暫告緩和,但不足以重振自民黨選情。選前最後三週更有規管居日外籍人士的「外國人政策」迅速冒升爲熱門選舉議題,令高舉「日本人優先」的極右民粹參政黨選情看漲。
由於首相兼自民黨總裁(黨魁)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在去年10月衆議員大選就沒過半,因此參議員選舉已不能再輸,否則接下來的日本政局恐出現前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形容的「永田町(日本政治權力中樞)地殼變動」。
選舉正式結果會在21日一早出爐。外媒報導說,若執政聯盟能保住參院多數,甚至比現有141席(其中自民黨114席)還多,那石破將得到和川普政府談判關稅的喘息空間,並在國會通過旨在對抗中國的創新高國防預算。
執政聯盟一旦敗選,石破引咎辭職或遭逼宮下臺不是不可能,即使能勉強過半,他在黨內的政敵也可能更敢於公開挑戰他,尤其是名義上已於6月解散的舊「安倍派」成員。
紐約時報17日報導,自民黨籍的石破內閣閣員平均年齡逾60歲,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偏高。年僅44歲的小泉,則一向被視爲該黨新生代。
部分政治分析家指出,石破會選小泉接任農相來解決米價問題,就是認爲小泉特立獨行,能顛覆根深蒂固的政策。小泉的父親、小泉純一郎20年前擔任首相時也有類似作爲,推動立法讓日本郵政系統民營化。
東京大學教授牧原出表示,日本民衆基本上認可小泉5月接任農相至今的表現,他已有所成長,「若能(對政策及民情)更有見地並繼續累積政治經驗,很可能成爲首相」。但牧原說,小泉的聲望很可能不夠讓自民黨在參院選舉免於失去席次,畢竟問題不只米價,「而是缺乏信任,以及民衆感覺負擔的整體感受」。
這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參政黨政見主張「日本人優先」,人氣快速上升。「外國人政策」成了選戰焦點之一。
參政黨代表神谷宗幣喊出的「日本人優先」(日本人First)口號,據稱是黨員透過網路投票決定。候選人經常批評「比起日本人,外國人反而被優待」,提出加強限制外籍勞工的管制外國人政策、反對選擇性夫婦別姓、並以「可能導致社會混亂」爲由反對同性婚姻。
日本參議院選舉將於20日投開票,除了意料中的關稅、米價、消費稅等議題外,有一個關鍵字佔據很高討論度,就是異軍突起的「參政黨」。圖爲日本報紙頭版刊登參政黨選情。(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