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棕熊頻繁現蹤市區!9月獵人可「自主開槍」 居民安全仍待解決

▲日本北海道知牀半島出現棕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編譯

日本今年熊出沒事件頻傳,至7月底已有55人遭受熊襲擊而傷亡,全年人數預估將超過去年全年的85人。爲因應熊害升溫,日本環境省自9月起將實施「市區緊急獵槍射擊」,允許獵人經市町村等地方單位委託後,在無需警方現場命令下,對出現在市街的熊開槍。然而,住民疏散、通行管制及流彈風險等安全議題仍待解決。

根據日媒《讀賣新聞》,日本北海道下川町21日舉行環境省主辦的緊急銃獵訓練,模擬高樓校園及民宅附近河川出現棕熊的情況。公務員在確認住民安全後進行避難誘導和道路管制,再由獵人從土堤上對河川目標射擊,完整演練緊急銃獵流程。參訓的70歲獵人擔心,繁複程序可能因熊移動而錯失捕熊先機。

日本環境省鳥獸保護管理室室長佐佐木真二郎強調,事前演練能確保緊急狀況下的迅速反應。

日本環境省指出,今年至7月底已有55人遭熊傷害而受傷、死亡,即將超過去年度的85人。同時,北海道福島町就曾於7月中發生送報員凌晨工作遭熊襲擊死亡的事件。4月修正的《鳥獸保護法》新增緊急銃獵規定,以市町村委託獵人進行市區熊擊發砲爲核心。

以往需警方命令,熊可能在等待過程中移動或造成傷害;新規則允許獵人裁量開槍,但仍須事前完成住民避難與通行管制,並確保射擊背後有斜面等可阻擋子彈的安全設施。

然而,安全挑戰仍存在。7月25日富山市綜合運動公園訓練中,市府實際限制園區道路通行,發現需投入大量人力。流彈造成民宅牆面損壞時,市町村必須負賠償責任,但若造成人員傷亡,刑事責任由司法判定。

北海道獵友會已向全支部發出通知,若存在跳彈風險,即使市町村批准也可中止射擊。巖手大學副教授山內貴義認爲,政府應提供優良案例與財政支援,並建立獵人、行政及警方的日常合作平臺。

日本環境省29日發佈2026年度概算要求,總額7097億日圓,比25年度增加19%,其中37億日圓用於熊害相關防範,包括專業人員培訓、防護柵建設及林地與人居區緩衝帶設置。同時,針對廢金屬與塑膠資源回收,要求額達200億日圓,支援高度分選設備及再生材料生產示範事業。

其他地方政府也積極培訓緊急銃獵獵人。新潟縣今年將研習會從2次增至4次,福井縣則透過狩獵導覽吸引新人蔘與。大日本獵友會指出,可使用對熊有效的步槍(第1種獵槍)會員約6萬人,較40年前減少近5分之1,因此將建立獵人資料庫,並跨地方單位委託。獵友會會長佐佐木洋平表示,「與鄰近獵友會及地方單位的合作,比以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