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棕熊攻擊頻傳…獵人曝驅熊背負高風險 待遇「油錢都不夠」

日本近來遭熊襲擊導致死傷的事件增加,而負責驅熊的獵人工作權卻不受重視。 示意圖/ingimage

根據日媒「NEWS POST 7」報導,北海道及其他地區近來棕熊出沒頻繁,已陸續造成死傷。7月在福島町,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清晨送報途中遭襲擊身亡;8月於知牀半島羅臼嶽,又有二十多歲登山客喪命。隨着人類生活範圍與野生動物棲地日漸重疊,驅趕棕熊的工作落在獵友會的獵人肩上,但這份高風險工作背後,卻隱藏低待遇與法律爭議的難題。

北海道獵友會砂川分會的資深獵人受訪時直言,有些意外其實能避免,「像羅臼嶽事件,如果能更早處理出沒的熊,就不會釀成悲劇。尤其遊客隨手餵食最糟,當地人絕不會這麼做」。他還批評,一般登山客空手進入山林等於毫無防護,「電力公司員工要進入林區時,規定一定要有獵人同行,因爲前提就是『熊一定會出現』」。

但獵人所承擔的危險,與所得到的報酬遠遠不成比例。他透露一天的補助只有8000日圓(約臺幣1650元),常常連油錢都不夠,沒有勞保或任何保障,多數獵人都抱着「一半爲了社會、一半爲了自己」的信念硬撐。更嚴重的是法律壓力,他本人在2018年受市府委託參與驅熊時,被指控朝民宅方向開槍,最後遭撤銷持槍許可,如今還在法院打官司。

至於一般人若在山區遇到棕熊,該如何應對?他提醒,絕對不要大聲喊叫或用喇叭、鞭炮等方式驚嚇,否則熊可能因慌亂而直接攻擊。正確方式是保持冷靜,觀察熊的行動,不要刺激,讓牠自然離開,「重點是不要讓熊亢奮或失控」。隨着棕熊攻擊事件頻傳,日本社會不得不正視獵人制度與人熊共存的課題。獵人承擔的危險與微薄酬勞之間的落差,更凸顯這場衝突背後的沉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