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執政聯盟選情危 石破茂內閣或遇險

日本《朝日新聞》15日消息,最新民調顯示,由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選情嚴峻,其議席過半的目標面臨挑戰。

報道稱,與月初相比,自民黨優勢選區大減,含比例選區在內,自民黨可能獲得34席,公明黨可能獲得9席,這與執政聯盟希望獲得"至少50席"的目標相去甚遠。

日本國會參議院共 248 席,將於本月20日改選其中 125個議席。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將執政聯盟掌握過半議席定爲 "勝負線"。目前,執政聯盟在參議院的非改選議席中共計75個,這意味着其需在本次選舉中再贏 50 席以維持過半。

執政聯盟選情爲何如此嚴峻?將給日本政局帶來哪些影響?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稍早前在接受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認爲,造成執政聯盟選情頹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石破茂內閣執政表現不佳。石破茂上臺後主打改善民生,卻未能遏制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上漲,民衆生活壓力增大,其提升收入的承諾也未兌現。此外,執政聯盟提出的向全體國民一次性發放2萬日元現金補貼方案,反響平平。

其次,日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石破茂政府與美方進行7輪部長級談判均無果,美方仍堅持對日本徵收25%關稅,這引發國內對其對美外交能力的批評,進一步加劇執政聯盟選情困境。

再次,醜聞事件產生負面影響。此前自民黨議員收受政治資金回扣的"黑金"醜聞後續影響仍在發酵,影響日本民衆對自民黨的信任。

此外,選舉出現極右翼分流選票情況。曾被視作邊緣小黨的極右翼參政黨,藉由渲染"日本人優先"、拒絕移民等主張迅速聚攏人氣。日本政治中出現的這種極化與民粹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作爲傳統保守派的自民黨的選票。

項昊宇同時表示,如果執政聯盟失去參議院多數議席,石破茂的執政地位將受到嚴重削弱,日本政局很可能迎來新一輪重大變化。

目前來看,未來存在幾種可能性:

其一,石破茂迫於黨內外壓力宣佈引咎辭職。

其二,石破茂宣佈解散衆議院舉行大選,通過"問政於民"的方式實現政壇重新洗牌。

其三,自公兩黨與某在野黨達成協議,尋求組建大聯合政府,以恢復在衆議院或參議院的多數議席,繼續維持執政地位。

其四,在野勢力實現大聯合,取代自公兩黨上臺執政。

目前來看,這幾種前景都有可能出現。但不管未來誰執政,都需要集中精力優先應對兩大政策課題。

提振國內經濟民生,需採取有效措施抑制物價上漲,提高民衆收入水平。

其次是推進對美關稅談判,即儘快推動與美國政府達成關稅協議,這當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方態度。

項昊宇認爲,若執政聯盟保住參議院多數議席,石破茂政權有望延續,日美貿易談判將按計劃推進。距8月1日截止期尚有時間,石破茂政府大概率會加速談判,爭取儘早達成最終協議。 但執政聯盟若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尤其石破茂辭職,日美貿易談判很可能擱置,8月1日前完成幾無可能,日本經濟民生將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