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盪 債市冷颼颼 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17年最高
參院的選舉結果也使日本央行陷入兩難。(路透)
受到選後政治與財政風險升高,加上央行政策正常化前景不明的影響,日本公債價格23日暴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近17年來最高,而最新一批40年期公債拍賣的需求更創2011年以來最低,顯示投資人緊張不安,日本公債市場冷颼颼。
自從日本執政聯盟在上週日的參議院選舉慘敗以來,首相石破茂將辭職下臺的傳言甚囂塵上,儘管他23日已鄭重澄清並無此事。
此外,日本銀行(央行)也面臨通膨與政治不確定性的雙重挑戰,央行官員警告經濟將放緩。
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23日一度躍升10個基點至1.6%,爲2008年10月以來最高,價格反向走跌,與日股大漲逾3%呈現兩樣情。
此外,財務省在參院選後首次發行一批40年期公債,儘管殖利率達到創紀錄新高的3.375%,但投資人的迴應並不熱絡,衡量市場需求的投標倍數爲2.127倍,還低於上次拍賣的2.214倍,顯示市場對日本財政狀況的擔憂日益加深。
投資人預期,無論誰擔任日本首相,都將支持增加政府支出的呼聲,此舉將使原已膨脹的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可能接近日本經濟規模的2.5倍。參院的選舉結果也使日本央行陷入兩難,一是政府若增加支出可能使通膨持續居高不下;二是潛在的長期政治癱瘓和貿易戰的影響,將爲放緩升息提供具說服力的理由。
日本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及公明黨(簡稱自公)在這次參議員選中慘敗,同時也身爲自民黨總裁的石破茂不斷傳出面臨「逼宮」窘境,日媒近日甚至指證歷歷,報導石破最快本月底前就會下臺。但石破23日表示,「報導非屬實」。
但外界仍普遍猜測,石破的首相大位恐怕坐不了太久。
日本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日本汽車及其他產品的關稅全面下調至15%,雖是值得慶祝的事,但也爲石破茂下臺鋪平道路,因爲他曾表示,貿易談判是他留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