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80週年…只提終戰不提抗戰 賴總統挨批媚日

臺大前校長管中閔(前右三)策畫「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圖片展昨開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右二)表示,賴清德總統不提中華民國的抗戰歷史,憑什麼高喊團結臺灣。記者曾吉鬆/攝影

昨天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八十週年,賴清德總統透過臉書表示,二戰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在終戰紀念日的這一天」,大家更應該省思這段慘痛的歷史。前總統馬英九批評,賴總統只提終戰而不提抗戰,讓人憤怒與失望;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賴總統不提中華民國的抗戰歷史,憑什麼高喊團結臺灣?

賴臉書千字文 未提中華民國

相較於今年五月,外交部大動作邀請歐美等十餘國駐臺使節,舉辦歐戰勝利八十週年紀念茶會,賴總統、副總統蕭美琴共同出席紀念歐戰;賴總統昨只在臉書發文談二戰勝利八十週年,而逾千字的文章內容,並未提及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等字眼。

舉三叉山事件 省思二戰勝利

賴總統表示,二戰是歷史的浩劫,只因爲少數獨裁者個人的霸權野心、極端意識型態與軍國擴張,就讓橫跨幾大洲的許多國家,都捲入無情的戰火;爲了抵抗侵略,犧牲了數以千萬計的寶貴生命。八十年後的今天,在終戰紀念日的這一天,更應該省思這段慘痛的歷史,從中記取教訓。

賴總統分享兩故事省思二戰勝利八十週年。第一,在二戰結束後幾周,一架載着美國、澳洲、荷蘭等盟軍被釋放戰俘的軍機,因颱風墜毀在嘉明湖一帶,全員不幸喪生。當時,前往救援的團隊,成員包括當時的日本憲兵與警察,原住民、以及包含閩南、客家族羣在內的臺灣人,一同上山搜救,卻因惡劣天氣不幸罹難。這場空難與山難,被稱爲「三叉山事件」。

賴總統說,在那個戰爭才結束的時刻,沒有人區分自己和對方是同盟國或軸心國,即便冒着危險,也要搶救受難的陌生人,因爲那都是寶貴的生命。

第二件事,賴總統提及這個月初,臺灣的駐日代表李逸洋第一次獲邀參加廣島、長崎的和平紀念典禮,與世界各國代表,一起憑弔逝去的生命,祈求未來的和平。

賴總統說,自由民主,是歷史上無數人犧牲生命換來的。「當威權主義再次集結擴張,我們一定要牢記二戰的教訓」,堅定信念、團結一致,讓侵略無法得逞,讓自由民主長存。

馬英九:淡化暴行不配當總統

馬英九表示,賴總統在臉書上只提終戰而不提抗戰,讓人憤怒與失望。對日抗戰勝利對中華民國意義重大,賴總統卻刻意淡化日本當年暴行,爲了媚日,忘記國人的屈辱與犧牲,已經不配擔任中華民國總統。

朱立倫說,抗戰的主體是國民黨;勝利果實是國軍將士以血肉之軀換來;臺灣光復則是中華民國承接國際承諾與戰後秩序的具體體現。賴總統不提中華民國的抗戰歷史,怎麼帶領國家走向未來?又憑什麼高喊團結臺灣?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說,賴清德配當中華民國總統嗎?忘了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賴清德是以日本遺民心態當中華民國總統嗎?賴清德怕得罪日本人嗎?還是骨子裡認爲日本纔是「母國」?

臺大前校長管中閔說,賴清德貼文缺乏中華民國主體性,缺乏民族自決性,不具有總統應有的高度和視野,對於當年的侵略戰爭造成的殘酷,沒有認識,沒有反省,完全避談侵略者的責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