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均壽命的地域差異在30年間不斷擴大

人民網東京5月14日電 據共同社報道,由日本慶應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認爲,從1990年至2021年的大約30年間,儘管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達到85.2歲,提高了5.8歲,但在47都道府縣中,平均壽命最長和最短的行政區之間的差距卻持續擴大。其差距在1990年爲2.3歲,到2021年時已擴大至2.9歲。

分析認爲,這主要是因爲平均壽命有較大幅度提高的地區,積極提升醫療服務以及改善民衆的生活習慣,並建立了有效的健康管理機制。研究團隊中的慶應大學特任教授野村周平表示:“希望通過分享這些地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縮小區域間的平均壽命差距。”

該研究團隊分析了日本政府公佈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後得知,雖然日本47都道府縣的平均壽命均有所提升,但在1990年,平均壽命最長的沖繩縣(80.6歲)與最短的大阪府(78.2歲)之間的差距爲2.3歲。到了2021年,平均壽命最長的滋賀縣(86.3歲)與最短的青森縣(83.4歲)之間的差距則擴大至2.9歲。

此外,人們可以健康度過日常生活的“健康壽命”與平均壽命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1990年爲9.9歲,到2021年時則擴大至11.3歲。(編譯:蔣曉辰 審稿:陳建軍)